《大决战》之平津战役。陈长捷出场了。
甫一出场,即是打靶场景,只见他举枪、瞄准,枪枪命中靶心。
《大决战》中陈长捷影视形象就是这位国军中将、抗日英雄,平津战役时听从了大哥傅作义的话,死守天津,结果被人民解放军生擒活捉。
据史料记载,他被捉时十分狼狈。
当时,陈正在地下指挥所打电话下命令,扔下话筒,转身令手下打开地图时,才发现解放军的长枪短炮早已对准了他,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连拔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举起了双手。
被俘时的陈长捷陈长捷,字介山,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福州螺江陈氏家族,为其始祖陈巨源十九世孙。
据统计,明清两代该家族出了21名进士(含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个举人,近代有12位将军(含陈长捷),3个院士。
虽然家族显赫,但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他还有个少为人知的乳名叫“拾拾”,这个乳名反映出的就是生存的艰辛。
原来,由于贫穷,其母受人所雇当乳母,因此尚在襁褓中的陈长捷早早就断了奶。
再后来,可能觉得实养活不了,母亲就把他弃置在宗祠里的香案下。他的哥哥姐姐们实在不忍心,就又把他从祠堂“拾”了回来,自后他就有了一个名字:“拾拾”。
螺江陈氏宗祠中国人大概都有乳名,或者说小名,这个在家谱上有个更加“文雅”的称谓,叫“小字”。
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在很庄重的家谱中也有很多随意、甚至很搞笑的“小字”。
相信下面是家谱中的名字吗?
——小黑、二白、黄毛、驴、马、骡、丢、恶心、邋遢……
同上面的比较,陈长捷将军的小名“拾拾”是不是水平很高呢?
宋太祖的小名叫“香孩儿”那么,家谱中为什么会存在诸如此类的奇葩名字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续谱时,很多人刚刚出生或未成年,家人没有来得及为他们起学名(大名),于是就申报登录了小名。
也有少数以这些“土”、“俗”的名字入谱的成年人,其原因则是父母长辈没有文化,没有能力起个好听、好看、有意义的学名。
还有一些保留了小名,则是早年迁移的外地,与原居地失去了联系很多年,续谱时原居地族人忘记了他的大名,只好记录了形象性比较强的小名。
当然,这些小名在家谱中的数量并不多。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在家谱的不断续修中被“雅化”了。
这种“雅化”大致有以下情形:
①最常见的情形是用学名代替了小名。
某人第一次记入家谱时,因为年幼所以记的是小名。在十几二十几年后,再续家谱时,他已经拥有了学名,所以将“俗”的小名换成了“雅”的大名。
我们以修于两个不同时期的某族家谱页为例:
上图右为同治甲子(年)谱,载:玉明娶吕氏,二子:大路、二路。
上图左为光绪二十八年(年)谱,载:玉明娶吕氏,二子:良乾、良德。
很明显,“大路”、“二路”就是良乾、良德的乳名。修同治谱时二人尚年幼,38年后,在光绪谱中,他们早已成年,一人已婚配,用的是大名。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小名是如何“雅化”的。
②用形近或音同、音近字对小名进行“雅化”。
由于上述所说的种种原因,有些人“俗”的小名一直未被“雅”的学名所取代,一些修谱人处于“为尊者讳”的目的,将“俗”名用形近或音同、音近字代替。
同样用某族家谱页为例:
上图右同治谱记载:启,娶某氏,一子:黑(出居单县北关外)。
上图左光绪谱在其他信息都相同的情况下,记:启之子名“墨”。
很明显“黑”是个不太雅的小名,由于他早年迁移,没有大名,或大名族人已记不得了,所以同治谱就记下了“黑”这个名字。
38年后再修谱,编修者似乎是觉得“黑”字不雅,于是加了个“土”,将之雅化为“墨”。
化俗为雅有时是一种“强迫症”这种“化俗为雅”,在家谱编修中很常见,有时好像一种文人的“强迫症”。
好处当然是“雅”了,但是付出的代价是信息的损失与讹变,丧失的是家谱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这样会为以后的家谱考证与寻根问族带来不小的困惑与麻烦。
基于此,悦华认为某族光绪谱编修者的做法是不对的。
依悦华浅见,对于第①种情况,光绪谱应在“良乾”、“良德”名下分别注“小字大路”、“小字二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对于第②种情况,光绪谱应保留同治谱“黑”这一名字,而非将之改为看似更雅的“墨”,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最后,再次致敬陈长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