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今天的菏泽乡村,群众安居乐业,特色产业发达,创业车间星罗棋布。一度因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行洪影响,发展较为滞后的黄河滩区,如今成为村台高筑、产业发达的“花果滩”“幸福滩”。 今天的菏泽,生产总值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从全省第13位跃居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亿元增加到亿元,从全省第12位跃居第9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全市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亿斤以上,所有县区均为产粮大县。粮食总产约占全省的1/7、蔬菜产量约占1/10,瓜果产量约占1/4,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芦笋深加工量和大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芍药鲜切花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互联网+现代农业”蓬勃兴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双双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菏泽新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安居乐业的“幸福滩区” 东明县滩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是我省第一大黄河滩区。近年来,东明县聚焦黄河滩,集结8万工程建设者,历经4年多日夜奋战,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世纪工程,圆了12万滩区群众祖祖辈辈的安居梦。新建成的村台社区,以省级美丽宜居村庄标准建设,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同时党群服务中心、学校、超市、卫生室等配套完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一应俱全,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滩区群众搬出水窝子、住上新房子,只是滩区迁建的第一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成了滩区迁建的“后半篇重点文章”。 收运水果的货车,从连片的冬暖大棚边拐过弯来,刚到占地多亩的大片荷塘边,就惊飞了成群的水鸟。“这是我们莲藕和甲鱼混养的地块,这里生产的莲藕,在地下自然存放时间长,每年春节后集中上市。亩产多斤,每年一开塘卖藕就能影响菏泽市场的藕价。”在东明县沙窝镇东明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总经理李焕雷介绍道。 紧邻黄河的东明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共占地亩。这里建设了多个大棚、多亩果园、0多亩富硒水稻,配套了黄河鲤鱼驯化基地、保鲜库等设施,还利用沙土地种植了优质地瓜。“我们的地瓜亩产平均得有多斤,大部分优质地瓜都发到广州,批发价3元/斤,一亩地纯收入能到多元。农忙的时候,产业园用工近千人。这里自然环境好、农产品质量好,我们注册了‘黄河翊’品牌,希望好产品卖出好价格,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李焕雷说。 由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东明县长兴集乡投资建设的万亩虎杖产业园,眼下成了当地滩区村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据悉,虎杖在国外市场需求很大,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我们重点招聘附近滩区的脱贫户来打工,他们在产业园负责除草、浇地、施肥,忙的时候一天需用工多人。”万亩虎杖产业园基地负责人王文全介绍道。 在高标准建成的1.48万亩虎杖产业园,合作农户除每年每亩得到1元土地流转费外,还可优先进入园区工作。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订单合作中,向合作社、农户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利用虎杖技术培训中心、虎杖深加工基地的纽带作用,通过完善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劳动技能,带动附近农民年均增收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口3余人。 沿黄河而下,坝顶路右侧的牡丹区李村镇郝寨新村很是显眼。灰白相间的小楼,雕工精美的郝寨新村石牌坊,让这个小村别具韵味。 “新村的4层小楼设计得很合理,一二层楼带着前院住一户,三四层楼带着后院住一户;这样既方便了生活,农机具等也有地方存放。”郝寨行政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陈根山说。 原先的郝寨村可不是这样。“黄河一发水,心里惊慌慌”,郝寨旧村作为牡丹区唯一一个黄河滩区内的村庄,距离黄河主河道最近处只有50米,雨季咆哮奔腾的黄河水曾让村民们饱受惊吓。“以前住在滩区内,老是进水,年、年、年都发过水,有时候还一年两次。一发水,村里的房子都被泡了,只能搬到高处打个棚子住,水过后,赶紧去屋子里抢救东西。”提起过去的岁月,年逾七旬的村民陈世武仍心有余悸。 年,郝寨新村开始建设,迁建楼房设计了5种户型,其中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的设计了“4+1”复式院落。年1月郝寨新村完成搬迁,套楼房拔地而起,位村民都得到安置。 “俺家这是平方米的房子,拆旧房换新房,不光没掏钱,还得了钱。年底,全家在新家里过的春节。”村民刘彦敏说起自家新房,满脸笑容。 菏泽市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圆了14.6万滩区群众的百年安居梦。在此基础上,当地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型小城镇融合发展,更多农民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牡丹芍药竞芬芳龙头企业助农忙 曹州牡丹名动天下。“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已经从牡丹单一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工艺美术、旅游观光、食用菌、新型材料等九大领域不断延伸,形成了全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链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同时,牡丹特色产业集群首次入选省“雁阵型”产业集群,带动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香水、牡丹花茶等多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公司是菏泽芍药鲜切花产业的龙头企业,经过不断地科学优化培育,芍药鲜切花已经实现了周年供应。目前,1亩基地年供应牡丹芍药鲜切花达到了多万枝,市场一直是供不应求。”在位于牡丹区都司镇的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公司总经理赵文双介绍道。 “从我家骑电动车到公司上班,也就用十几分钟,我负责在芍药田里除草、松土等,一个月能挣多元。”在公司种植基地,邵庄村村民周英华高兴地说。 年,赵文双把厂房建设在了都司镇,开始带动当地的芍药生产。为了保证鲜切花的质量,公司建设了预冷保鲜库。“从花被剪切下来到入库冷藏,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这也是我们的冷库车间建设在地头的原因。经过科学合理的保存和全程冷链运输,目前有些品种的芍药一支卖到了50多元。”赵文双说。 牡丹区委书记尹茂林表示,下一步,牡丹区将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科技创新,拓展销售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让牡丹和芍药开出朵朵‘富民花’。目前,菏泽已经成为全国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单体最大的生产基地。全区销售芍药鲜切花多万枝,年销售额超3亿元,销售份额占全国比重超过50%,共带动5万余人致富。 年,成武县的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35万亩,大蒜总产量50多万吨,大蒜产业已成为成武县农业第一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位于大田集镇的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菏泽天鸿果蔬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普通的大蒜在这里摇身一变,变成了蒜粒、蒜蓉、黑蒜等20多种大蒜深加工产品,尤其是黑蒜及黑蒜康养产品,让大蒜的价值翻了几十倍。目前,天鸿果蔬每年产出经过加工的大蒜3万吨,黑蒜酒15万瓶。黑蒜面条上市三个月,销量就突破了22万盒,并且出口到泰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 “从鲜蒜头粗加工到黑蒜生产,公司的大蒜深加工产业对拉动当地大蒜产业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公司着手大蒜的液态化研究,研发黑蒜饮料和酒,并在醋和酱油上做尝试延伸。”公司副总经理刘旭介绍道。 天鸿果蔬目前共有员工余人,附近的村民在公司里包装大蒜,年收入也能达两三万元。在大田集镇,共建有多门恒温库,多家大蒜精细加工、存储企业。在当地,“村村种大蒜,户户发蒜财”渐成气候。 在成武县大田集镇港航产业园,总投资32亿元、年加工净化玉米万吨、占地亩的山东大泽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个“巨无霸”般的存在。 “一粒玉米在我们这里可以加工成浆玉米皮、果皮和种皮,胚芽可以变成食用油、胚芽饼和发酵饲料,胚乳可以加工成玉米淀粉、麦芽糖浆、酸乳麦芽糖浆、果葡糖浆L-乳酸等几十种产品。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多个领域。”公司办公室主任管延清介绍道。 目前,靠着高端、多元化产品,山东大泽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与华润集团、青岛啤酒、蒙牛、伊利等20多家大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1-7月份,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8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万元。其中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被评为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和年山东省重大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实现税收1.9亿元,直接带动周边0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万元。 企业和创业车间进村这里的村庄更“年轻”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在菏泽,年轻的创业者们,把他们的企业、创业车间安在了村庄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很多中老年人也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些原本过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的年轻人,一下让村庄显得格外有活力。 “飞利浦的厨卫裙是我们做的,我们生产的特种工装占据了西班牙七成的供货量,出口美国的工装做到了可以工业水洗50次;你看这特种阻燃纤维面料,用火都烧不着……”在鄄城县左营镇的菏泽爱诺馨服装有限公司,80后公司总经理石峰很自豪地介绍起企业的产品。 家住济南的石峰,老家就是左营镇。总公司位于济南,多年从事工装设计和出口业务,年7月,企业开始入驻鄄城,10月份正式开业。在这之前,石峰也到过不少地方考察,最终他还是选择把工厂设在了老家。谈起为什么选择在鄄城设厂,石峰颇有感慨:“我就是本地人,也一直想着为家乡做点贡献。年回老家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家乡有不少剩余劳动力,更何况当地党委政府还对返乡创业有很多好的政策,于是经向总公司建议,决定在鄄城建厂。” 车间里装着9台5匹的大空调,夏日冰柜里的雪糕免费吃,饮水机等都是标配。不到一年的时间,企业已经吸纳多名工人就业。“鄄城是咱的老家,回乡创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把工作环境和员工的福利做到位,工资也和外地同类企业持平,咱不能让亲戚邻居们不满意啊。”石峰说。 同在左营镇的山东云晟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新建的创业车间里,工人们正有序地忙碌着。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个个彩色的充气游泳池便“诞生”了。48岁的工人李春莲一边麻利地干着活儿,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我以前是做小吃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可累了。自从来了这里工作,早晨8点上班,也有时间照顾家里,一个月还能挣多元,真好啊!”公司里像李春莲这样的工人还有80多人,他们都来自附近村庄,这里很多岗位都优先招募当地脱贫户入职。 “6年前我们就开始从网上销售充气泳池、充气床、泡澡桶、野营用品等产品,产品销售到了欧美等地,目前我们做到了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为了保证供货,我们去年决定自建工厂车间生产产品。和当地政府对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的创业车间就开业了,车间周围的基础设施都是当地政府帮助建设的。”公司总经理张力方也是个年轻人,他对当地支持创业的环境非常满意。 “我们车间主要精加工每分钟转速2.8万转的涡轮分子泵配件,其它的多是铝合金精加工产品,有些配件还用在了神州飞船的模拟舱。”在定陶区半堤镇花园村的创业车间里,年轻的技术负责人李付山很自豪地介绍着产品。 年,作为党员的曲保纪响应镇党委号召,回到花园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回乡后,他发现花园村整体发展较为滞后。“这时正赶上区里出台了发展创业车间的利好政策,村‘两委’干部于是决心抓住这次能够实现花园村集体增收的机会。”曲保纪说。 为腾出建设用地,曲保纪带领村“两委”整理了村内4处空闲院落,腾出建设用地1平方米,整合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万元,建成了总面积达0平方米的两个创业车间。“车间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配件加工生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万元,利税50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车间员工招收的都是本村及附近村的村民,因为是精密机械加工,优先考虑年轻人,员工人均月收入在元以上。”车间主任曲现文说。 在定陶区孟海镇万福集村的菏泽中拓瑞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操作台上忙着生产医疗设备配件。“我之前在北京的机械加工厂上班,后来胡总返乡创业,我便跟着他回来了。现在每月工资八九千块钱,比在北京漂着强多了。”车间工人刘晨晨说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创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菏泽中拓瑞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延波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外面再好也没有家乡好,回家乡既可以多陪陪父母,又能为家乡出点力。何况在家乡创业,政府还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因此,我就义无反顾地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继续从事精密机械加工。” 年,胡延波投资万元在老家万福集村建起了精密机械加工厂,主要生产高铁座椅、航空航天配件、医疗仪器和环保设备等产品,一期车间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平均月工资元以上,年纳税超过3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定陶区孟海镇琉璃庙村的编织袋加工车间,是孟海镇通过招商引资、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引进的一家村办企业。年,情系家乡的刘少华在定陶区鼓励支持返乡青年创业的政策感召下,回乡创办了这家加工厂。一期投资余万元,车间建筑面积共1平方米,拥有缝纫机、切缝机、花样机等设备80余台,主要从事各类塑料编织袋、集装袋的生产、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同时带动周边9个车间运营,安排就业余人,员工人均月收入3元左右,年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利税8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8.6万元。 近年来,定陶区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机遇,创新推动由建设扶贫车间向建设创业车间转变,探索走出一条以建设创业车间为杠杆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年,新建提升创业车间个,年正在规划建设86个,带动就业1万多人,实现税收1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益万元、提高村民收入2万余元,已孵化中小企业个。目前,创业车间呈现出遍地开花、星火燎原之势。党建领先谋发展动态监控防返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单县高韦庄镇高刘庄村村“两委”自年换届以来,在村党支部书记苗秋菊的带领下,确定了“整合土地,走规模农业”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集体流转户共亩土地,由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化发展蔬菜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等。“合作社成立前,我们想让老百姓的土地入股,但是大家怕‘摔跟头’、有疑虑。最后,我们决定把地先租下来,通过打造样板田,逐步吸引村民入股。”苗秋菊说。 为确保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销售后顾无忧,合作社与家佳菜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社采取套种、接茬种植的办法,在一年的时间里,种植西蓝花、芥菜、毛豆、上海青四茬蔬菜,既保障了蔬菜对公司的供应,又实现了经营性村集体收入36.03万元。 拉起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最乐呵的还是高刘庄村的村民。正在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干活的聂世美说:“俺家的地都流转给合作社了,每年有租金收入。另外在这干活,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还能学最新的蔬菜种植技术。这等于是一块地有了两块收入。”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年,高刘庄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 年,高刘庄村又更上一层楼,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万元、“强村贷”资金万元,建设了占地55亩的高标准阳光玫瑰葡萄棚22个,预计年增加经营性村集体收入60万元以上。 单县高老家乡韦洼村,在党支部书记韦统贵的带领下,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领办企业的形式实现了村庄农林渔工齐发展。村党支部首先领办了单县惠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通过参与小麦、玉米“耕、种、防、管、收”各生产环节托管服务,获得了可观的服务收益。年,韦洼村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亩,合作社每亩获得服务分红25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16万元。并通过统一购置化肥等生产资料,增加了村集体收入4.78万元。 韦洼村还以村北亩清理改造的废弃坑塘入股,成立了第二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单县丰泽园养殖专业合作社。返乡创业者以养殖技术入股,部分村民以资金入股,发展鲈鱼养殖产业。年,村集体通过合作社获得分红28.5万元。年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改进养殖技术,村集体预计获得收益分红35.2万元。 年韦洼村集体购置楸树5棵,在闫潭送水干线两岸打造90余亩楸树绿色长廊,5年成材后出售,平均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韦洼村还于年申请扶持资金共万元,利用村北废弃窑厂土地建设了平方米的毛衣、手套加工车间,购置编织机器30台,当年该企业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5.8万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另外,韦洼村利用扶持资金建成高标准车间1处,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5万元;蔬菜大棚15座,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元;光伏发电站3座,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16万元。 年,单县全县新增农业担保贷款户、8.2亿元,位列全省第10位;个村党支部全部实现领办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个,占比96.5%;50万元以上的村81个,占比16.7%。 既要脱贫富起来,更要稳住成果不掉队。为此,年3月,成武县乡村振兴局联合教育、民政、住建、卫健、医保、残联等8个相关部门,建立了防返贫智慧云平台,大幅提升各类数据汇总和预警速度。 “最近两个月,云平台汇总办理了条信息。将按照正常程序上报汇总的人口、残疾证办理、医疗等各种信息,从以前用时20多天压缩到了11天,还有效避免了重复报送。系统有提示返贫风险的,几分钟就可以把信息精准分发到县镇村三级相关负责人的手中,并由乡镇、村针对预警信息进行走访核实,让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及时得到扶持。”成武县乡村振兴局副科级干部、智慧云平台负责人孙宝玉介绍,该云平台还具备监督功能,如信息办结情况,哪个户没办结,都可以随时在平台上监督,确保了防返贫监测全覆盖、无死角。 云平台同时实现了自动化信息预警,在信息推送环节,实现“一键送达、县乡村三级同步”。 例如医保部门通过自己的端口登录平台,将预警信息(居民个人负担大于1元)导入云平台。几秒钟后,县、镇两级乡村振兴部门和村级的三个端口就可同时接收到医保部门推送的预警信息,并由村级用户对预警信息进行调查核实。这个云平台的建成,大大提高了防返贫工作的效率,节省了认定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县、乡、村三级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负担。 成武县还实施“百企入村,万人就业”工程,招引小微企业入驻乡村,带动村民家门口致富。并实施公益岗扩容提质、落实产业联农带农机制等行动,以确保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已实现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应帮扶对象应纳尽纳。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6个,4个县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家。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5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业发展质量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