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朱秋霞
坝头寺行政村下辖坝头寺、南陈庄、曹庄、卢庄、王庄、前张庄、后张庄、南吴庄8个自然村。年9月公社化时,属曹庄大队,年,成立坝头寺生产大队,属芦墓公社,年3月撤社设乡,将坝头寺生产大队变更为坝头寺行政村,属芦墓乡,年,合乡并镇,坝头寺行政村属徐寨镇。
村名由来
坝头寺村据《朱氏族谱》载:明成化二十年(年)朱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时有一座坝头寺庙,遂以庙名称村。
南陈庄村明永乐五年(年),陈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陈庄。因重名村,年2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南陈庄。
曹庄村明成化年间(-),曹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名曹庄。
卢庄村据《卢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十年(年),卢氏从江西景德镇迁此建村,名卢庄。
王庄村明洪武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王庄。
前张庄村明洪武十年(年)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张庄,后村北又建一村张庄,改称前张庄。
后张庄村明洪武十年(年)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张庄,因村南有一张庄,此村为后张庄。
南吴庄村据《吴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吴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吴庄。因重名,年2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南吴庄。
村庄古迹
福腾寺庙据年出土的福腾寺庙碑记载:早在隋朝末期,就有一座福腾寺庙坐落于坝头寺村,门前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淌。宋朝中期因战乱,庙院败落。明清年间,多个姓氏族人流落此地,在寺庙四周居住,繁衍生息,分别以姓氏建立了陈庄、曹庄、卢庄、王庄、前张庄、后张庄、吴庄,明清以来,当地乡绅多次捐资重修福腾寺。
后来,朱姓人在福腾寺前小河上筑了一拦河坝,后人逐渐把福腾寺叫成坝头寺,朱姓庄名被叫成坝头寺村。
岁月久远,庙碑因严重风化断为三节,现仅存两节放于坝头寺村西。
村庄名人
朱德仲(一)坝头寺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单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创建人张子敬(朱集镇张寨村人)与其他党员在坝头寺村做群众工作时,朱德仲带领贫农在坝头寺村西挖地窖,用秫秸、木头等盖上,作掩护,张子敬等共产党员白天藏在地窖内,晚上出去做革命工作。年,朱德仲被评为平原省劳动模范,代表湖西专区到新乡开劳模会。平原省政府奖励一根扁担、两个洋铁水桶,在村中放了一场无声电影。
卢绍善(一)坝头寺村卢庄人。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单县芳桂区区长,湖西专署秘书华山县县长,贵州省交通厅长等职务。
卢绍善早年在单县孙庄小学和单县县立第一小学读书。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宁第三工业职业中学,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任曹芳办事处王寨区区长。在中共党组织的一元化领导下,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放手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挖抗日沟,扎扎实实地做好反“扫荡”的备战工作。
年1月,任芳桂区区长兼区中队长。年6月,湖西区军民全面展开反封锁斗争,粉碎日伪的囚笼政策。卢绍善率区中队积极参战,迫使李庄堡的伪军投降,受到上级表扬。年秋,他调任金曹县曹马区区长兼区中队队长。年3月调湖西专署任秘书。
年5月起,卢绍善先后任砀山县人民政府秘书、副县长、代县长。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解放区的情况下,坚持了“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的斗争,同年冬天,华山、砀山合并为华砀县,他任副县长。年6月,华山、砀山分设,他任华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在淮海战役中,他带领华山县人民全力以赴,踊跃支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3月,卢绍善参加了南下支队,任三大队四中队政委,随军渡江解放了赣东北。5月任赣东北区景德镇市工商局长,在恢复生产、稳定物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月他参加西进支队,任三大队直属中队长、四中队政委,随军解放贵州省。12月2日到先达黔西县,任中共黔西县县委书记兼县人民政府县长,组织领导了全县接管、建党、建政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征”款、安定民心等重大任务。
年11月至年11月,任贵州省政府交通厅办公室主任,省交通厅副厅长,正厅级党组书记,文革中有冲击。年1月至年11月,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年12月离休。
村庄往事
人民公社时期,坝头寺各个生产队都种植大片的地瓜,等到秋后,每家房前屋后的树林里,细麻绳纵横交错,上面挂满了白色的地瓜干,地瓜干磨面做成的窝窝头是人们一年中的主要口粮。村民纷纷戏言“窝窝头蘸青椒,越吃越上膘”。
春夏之交,村民在打麦场上劳动间隙,几个人席地而坐,戴着草帽叼着烟袋拉呱,小孩们在打麦场上捉迷藏玩游戏。吃饭时村民喜欢围坐在空地上,边吃边聊,东拉西扯,有的爱讲笑话,逗得大伙喷饭。
年,坝头寺村购买变压器拉上了高压电。随后购买磨面机、轧花机、弹花机,副业搞得很红火,在周边各村都有名。
年,坝头寺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粮食逐年增产,每家粮囤里都有了余粮,基本解决了温饱。随后坝头寺八个自然村的群众集资购买了变压器,全都通上了电。
年,村民开始用上了小四轮拖拉机犁地,从此逐渐用机械替代了牛耕地。年,村干部组织群众筹资挖河沟余米,修砖桥12座,保障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为村庄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年,全村进一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打机井78口,铺设地下浇水管道近万米,拆除危桥12座,建新石栱桥13座。改造电网万余米,新增变压器13台,安装路灯余盏。年,拆除危房百余间,除四堆、清坑塘,动用大型机械12台,加班加点奋战半个月,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年,坝头寺各村都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路路通”标准,并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村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资料收集:曹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