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朱秋霞
薛孔楼行政村下辖薛楼、孔楼、李药铺、刘新庄、周楼五个自然村,年属第八区(终兴)管辖,成立终兴人民公社薛孔楼大队,年,撤社设乡,薛孔楼大队变更为薛孔楼行政村,属单县马楼乡,年2月,合乡并镇,马楼乡整体划归终兴镇。
村名由来
薛楼村据《薛氏族谱》载:明宣德年间(-)薛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此地,建有楼房,故名薛楼。
孔楼村明景泰七年(年)孔氏自曲阜迁此,明弘治年间(-),建了高楼深院,故名为孔楼。
李药铺村明朝万历年间,李氏由时楼镇常李庄迁至此地,在当地开一药铺,故名李药铺村。
另一说:明初,李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搬迁时楼周庄,后迁到张集镇李林村,后李氏分支分别迁到时楼镇常李庄、终兴镇李药铺建村,延续至今。
刘新庄村清咸丰年间(-),刘氏自本县张集镇八大村迁此,故名刘新庄。
周楼村据查:明景泰年间(-),周氏分支由今时楼镇周庄迁至此地,建有楼房,故名周楼村。
附:李家药铺——忠善堂
明嘉靖年间,单县善孝李氏四世祖李正纲在朝内任司法官员。其间,与京城一著名老中医结为挚友,遂让其子拜老中医为师,开始学医,而后创办了李家药铺,堂号忠善堂。
李药铺处于单丰公路旁,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土壤适宜种植中药材,于是李氏五世祖便选择在这里开设药铺,置地种药,开始了李家药铺的创业历程。
李家药铺以中医和经营中药材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医疗、中药材种植、加工、收购及批发零售等多种经营模式,并从济宁、谷亭、亳州等地购进药材在当地销售,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中药材集散地,经营中药材近种,销往周边十多个县市,鼎盛时期有门面5间、库房10余间,厂房6间及全套中药材加工器械,有坐堂医师3人,店员伙计近20人。
当时种植的中药材有:半夏、红花、瓜蒌、丹参、白术、麦冬、艾草、牡丹、山药、芍药、草参、白芷等近二十种,除自用外,还加工成切片销往外地。
李家药铺秉承“仁爱救人”“仁者爱人”和“慈善行医”“普济众生”的行医准则,行善举,做善事,守医道,惠百姓,诚信为本,微利经营。当时流传着“李家高、李家全、李家看病不要钱”的民谣,高是指医术高,全是药材品种全,李家给周边的贫穷人家看病分文不取。远道慕名而来就医的也是只取薄利。
相传,有来自沛县的母子俩,母亲患病,儿子腿有残疾,家庭贫困,听说单县李家药铺看病不要钱,充满孝心的儿子用小土车推着母亲,用了两天时间行走八十多里地,来到李家药铺。李先生得知详情,深为这位残疾孝子的行为所打动,便先让家人给母子二人做饭,而后又为患者诊病,还建议母子二人暂住几天,先试服几煎中药,观其效果。三服药之后,母亲的病情明显好转,于是李先生便给她开了两个疗程的中药,所有费用分文不取。临行时,李先生还安排家人给了母子二人一些银两作盘缠,并给他们带了两天的吃用,儿子感激不尽,跪地叩头谢恩,母亲泪流满面地说:“俺一辈子也忘不了您这位大恩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家药铺在自家院内挖的地道里,先后给十多位伤员治病养伤,成为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年9月的一天,中共华东局书记刘少奇从苏北去延安,路经湖西地区在单县薛孔楼停留,听取地委工作汇报时得知李家药铺支持抗日的善举后,于当天傍晚来到李家药铺拜访,对李家药铺的爱国义举给予高度赞扬。时任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专署专员李贞乾和军分区领导也先后来过李家药铺。住在这一带的湖西党政军工作人员、干部战士也经常到药铺诊病拿药。淮海战役时期,李家药铺积极捐款捐药,并且收治了两位从前线转来的重伤员,为解放战争贡献了一份力量。
李家药铺经营约四百年,自五世至十八世世代行医,有“中医世家”之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等中医口诀,在李药铺村童叟能详。
伴随新中国成立和国家卫生制度改革,李氏十七世李圣时、十八世李瑞堂等经营的药铺,20世纪六十年代初并入公社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此材料由单县李氏文化研究会提供)
资料收集:薛本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