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李潇通讯员曹沙沙赵光鹏
四载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四载砥砺奋进、春华秋实。自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年10月1日成立以来,秉持改革初心,坚持“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不断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制机制,围绕“放管服”改革,做优营商“软环境”,“四轮驱动”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顺关系,搭建“一张网”
理顺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体制机制,各分中心与市交易中心同用“一平台、一流程、一模式、一标准”,积极推进全市“一张网”建设工作。目前全市8个县区已初步完成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其中东明、郓城、定陶、巨野已常态化运行,成武、单县、曹县、鄄城四县区正在加快推进一体化平台的使用。利用市县一体化契机,构建了涵盖交易、服务、监管的“三位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大系统的相互分离又互联互通,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横向互联互通。
引科技,推进“信息化”
坚持公共资源交易“一网打尽”,全程在线,建设“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电子化交易平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国土招拍挂交易四大版块电子系统全部上线交易,实现以技管事、以机管人,减少人为因素,降低人情干扰,让阳光操作、全程受控成为常态。远程异地评标通过“专家云签+调度系统”对接应用,打通菏泽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破解了本地专家资源匮乏的难题,也有效遏制评标中存在的“熟人效应”。“不见面开标”实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投标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开标全过程,真正实现“交易零距离、投标无障碍”,真正让数据“多跑路”、投标企业“零跑腿”,开启“不见面开标”新模式。此外,“标证通”APP上线,是“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发展到移动化、智慧化交易阶段的成果,有效解决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时限性、地域性等问题,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现“掌上办”。
建章制,全面“进笼子”
将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将交易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公正、公平、公开。全面完成制度规则的清理,正在逐步完善各类规范性文件。今年以来,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台《交易场地管理办法》《投标保证管理办法》《交易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招投标操作流程》等制度文件,并及时梳理交易风险防控点、交易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内部控制,落实责任分工,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强、服务优、底线牢、评价好的阳光交易队伍,确保每个交易环节有人把关,每个工作节点有人负责。
强监管,设置“警戒线”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不良行为的,网上公示,记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库”,限制其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信用+承诺”交易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将企业诚信评价纳入招标文件评审范围。参照《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职责清单》,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清单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通过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来提高监管服务质量。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鲜事物,是独有的经济改革现象,是值得开拓创新和发展的一项事业,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历史责任。应进必进,一切姓‘公’的资源,都要纳入市交易中心阳光交易。”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吕建勇表示。
下一步,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持续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要继续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道路上跑出广度、深度和加速度,要着力补短板治顽疾,真正把短板变长板、难点变亮点,要逐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信息“一网公开”,监管“一网覆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步进行、同位延伸,加快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之城”“公平之城”。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