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十月古会钩沉张世启单县十月物资交流大会,俗称“十月古会”。始于明嘉靖七年(公元年),是由最初的祭祀庙会演变而来的,因上市商品主要是牲畜和皮货,故称“骡驮会”。会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十月十五日。由于古会规模渐大,商品品种增多,古会的内容不单是骡马,后来又改称为“十月古会”。近五百年以来,薪火相传,年年如斯,长盛不衰。单县古称单父,处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临界处,素有“中原锁钥、四省通衢”之说。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使商业发达、都会兴起的自然条件之一。单县历来文脉兴旺。交通的便利,使多元文化在此境迸撞融合。道祖老聃悟道孟渚,儒圣孔子在此驻足;巫宓二宰,以德化民;李杜华章,东风留韵;抗金名将,战马嘶风,翰林文章,春云舒卷;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本土文化的璨烂多彩,为十月古会注入了文化内涵。另外,晋商东渐,也为了十月古会的繁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清期间,陕晋商人来单经营者日多。至民国初,山西、陕西、汉南怀庆等外地客商曾占城内座商的60%,一度垄断着单县的商业市场。单县先后涌现“怀庆邦”、“山西邦”、“陕西邦”等商业邦会。“山西邦”还集资在县城西北角堤围内修建了“山西会馆”,占地数十亩。四大院落,亭台楼阁,规模宏大气派不凡。前院山门向南,五间山门之上,高起楼台,为歌舞楼,百姓俗称“戏楼”。向北,门内一大院,可容数百人聚会。院东、西各有看楼一间。有钟楼、鼓楼,正室为享堂。穿享堂便是中院关帝庙。每年的十月古会,均在会馆左右举办。会馆戏楼经常开演大戏,每月十月大会,一日三场,连演成月。故而,十里八村的百姓,多来此赶会、听大戏。信男信女还要去庙里朝拜。还有爱赌钱喜玩乐者,去那戏楼下的空棚里,喝五吆六地碰一碰运气。就是那些为买卖而来的一般百姓,完了正事,也会挤到会馆转转,如此,年复一年,会馆便成了单县古会的商贸中心。十月,万粒入仓,大地一片干净。柴草归垛,垫糠聚堆,圈中的牲口卸下沉重的戾套,也日渐增膘。撒野的犊儿、驹儿也上了笼头。牲口,对农耕者来说,拉车、拖犁、套磙,使磨及出行坐骑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又是家庭财富的表征。农闲下来,拉着牲口到大会上溜溜,上个价,心中有数。或卖或添也是过日子的来络。起眼的匹口,还会赢来一串串企慕的眼神与夸赞,这份荣耀,也是农人心灵上的一种满足与享受。十月大会是农人的节日,更是儿童们的视觉大餐。50年代,十月十六日学校往往放一天假。由大人领着或由年龄稍大些的同伴结伙同行。他们最高兴结伴而去,少了约束,多了自在。会上,大戏连台,武术杂耍,跑马卖解,说书的,唱曲的,拉洋片的喧浪如潮。酒楼、饭铺、地摊各呈其艺,蒸烹炸炒,野味湖鲜,地方名吃香溢四野。李集烧鸡、三义春羊肉、微山湖珍、孟渚龟元名播遐迩;太白鲇鱼汤、老君养生莲、红焖野鸭、松汁跑兔……名目多多不可胜记。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上,数十辆独轮红车辚辚自东而来,黎首黑面的卖姜人披着风尘,趁赶大会——他们是费藤一带的农人为十月古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旧时冬闲,各村武场相继出现,各路拳师往来于武场间切磋传授武艺。逢古城古会,周边省县也纷纷赶会趁闲。卖药使棒,地摊、大棚者各呈其艺。滚钉板、爬刀山、吞剑餐钉者屡玩其险。腾挪闪跃,斤头倒踢,对打接招者越显其能。更有那杨家枪、薛家刀、追魂剑、夺命钩令人眼花缭乱;五祖拳、六和棍、七步连环拳、八卦形意地趟刀,九九归一混元剑、七十二路穿梭梅花桩,更是令人叫绝。仙人桥头又见一卖膏药老者,年逾七十仍精神矍铄,以两指指地、身体倒立数分钟作玩耍状。人曰,其叫郭二傻子,会二指禅功,早年在嵩山学道,后卖药混迹红尘,隐于市井。—年期间,大会中断。年,单城十月古会得以恢复,会址设在向阳路,之后一年一度,会期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二十九日。年的十月大会应邀来参加的8省31个县多个单位和工商业户,成交额达多万元。年采纳政协会议建议,十月物资交流大会增添“文化”两字,更名为“十月文化物资交流大会”,大会设文化交流服务区、商品交易区、工农产品展示区、饮食服务区等。古城大会以新姿展示风采!作者简介:张世启,单县职业中专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华厦文化促进会单县分会理事、单县老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单县地方戏曲学会副会长,作品见于网络平台及书刊。图文选编迎风图片来自网络《琴台文苑》第期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