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把中西医常用的概念混为一谈,如五脏六腑就常常混淆。下面就跟各位对比一下中西医脏腑的概念,告诉您中医讲的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五脏六腑是中医的说法,西医只有器官没有五脏六腑一说。中医里每个脏器都是一个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地盘”。中医的五脏六腑各有各的地盘,既独立又互相影响。今天先来谈谈“心”。
西医说的心和中医说的心不一样。先说西医的心。西医说的心就是指心脏这个器官。西医说的心脏在哪里?在咱们身体的左前胸,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那西医的心脏如何工作呢?以血液的体循环为例,打个比方,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断地舒张收缩。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通过静脉回到心脏,就像水泵在蓄水,这时的血压较低,因此,低压又叫做舒张压;当心脏收缩的时候,血液通过动脉打出去,就像水泵把水压出去,这时压力自然高一些,所以高压又叫收缩压。西医常见的心脏病有哪些?西医常见的心脏病有冠心病、肺心病(由于肺的问题导致心脏病叫做肺源性心脏病)、高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还有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等。平时常说的心律不齐、心肌梗死都是西医的说法。
再来说说中医的心。我们平时常说的心火偏亢、心阴不足、心阳亏虚都是中医的说法。那中医的心作为一个系统主要有哪些功能呢?《黄帝内经》说,“心主血脉”。心主血,血行脉中,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若心气充足、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
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结指脉跳动时没有规律地几跳一停;代指脉跳动时有规律地几跳一停)等。心主神明指心具有掌管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人体之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所以中医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说法。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医说心主神明呢,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才是主思维、管意识的呀?其实大家可以想想看,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怀鬼胎,这里的心都是单纯的指心脏吗?显然不是。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有心事儿容易心火旺,是说心脏着火了吗?肯定也不是,这里心火指的是人所处的一种精神状态。
其华在面,是说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反映在面部的色泽变化。因为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反映在面部,则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面色淡白无华。金某某,男,45岁,面部肌肉不停地跳动近一年,既痛苦又有碍美观。当时制订了一个综合治疗的方案,我给病人开中药,针灸专家给病人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
李某某,女,69岁,山东单县人。这位老太太反复口腔溃疡,以舌头为主,此起彼伏,好不痛苦,而且皮肤偶尔有红斑,几经治疗没什么疗效。朋友从老家给我打电话咨询,我听说这两个特征——舌头溃疡和皮肤红斑后,凭经验比较肯定地说可能是“多形性红斑”(多形性红斑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皮肤病)。几天后我正好回山东,直接到了病人住处。见到病人后发现,老太太舌头上到处都是溃疡,吃喝不行,睡觉不好(心火旺的人往往睡不好觉)。经过望闻问切,决定以清心火为主。为什么呢?因为心开窍于舌,舌头是心的地盘,那里老是溃疡,就是因为心火旺。
给病人开的处方主要为生地、竹叶、通草、炙甘草、怀牛膝、黄连。基本方剂是前4味药,叫“导赤散”。为什么叫导赤散呢,因为五色对应五脏,赤代表心,导赤散自然是清心火。中医还有清肺热的方子叫“泻白散”、清肝火的方子叫“泻青丸”、清脾胃伏火的叫“泻黄散”。为什么没有泻肾火的诸如“泻黑散”呢?因为中医有句俗话叫“肾无实证”,要么就是正常,要么就是肾虚,很少听到有人说肾火的吧。当然,由于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中医叫阴虚火旺,那是另一码事儿。方中用了黄连,主要是加强清心火的力量,怀牛膝在这里是引经药,让火气往下降一降。这个方子吃了没有几剂,效果就很明显。后来就将黄连撤下,换成了莲子心,因为用不着那么大的清火力量了,另外黄连太苦,换成莲子心,尽管还是苦,但苦味小了不少。再过几天,为了巩固效果,改成了食疗,用菊花、金银花泡茶喝也可以清心火,而且味道好多了,一个月以后,老太太的病几乎没再复发。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换药的细节呢?因为中医讲因人治宜,辨证施治。病症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治疗效果的不断显现,所用方药也需要不断的调整,这是中医与西医不同的地方,这也是您找中医看病时,大夫为什么每次只给开三五天的量,还叮嘱要回来摸摸脉,调整下方子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