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朱秋霞
齐庄行政村下辖齐庄、商楼、小商楼3个自然村。年9月公社化时,属于徐寨公社郭村庙大队,年成立齐庄大队,年3月体制调整,将齐庄生产大队变更为齐庄行政村。
村名由来
齐庄村据《齐氏家谱》记载:齐氏祖齐士英自山东胶州迁居东昌博平县,明万历三十五年(年),拨任单父。清雍正八年(年),后裔从县城东齐楼迁此建村,名齐庄。
另一说:清朝雍正三年,齐姓五世祖齐大年带领子孙由成武迁居此地。后有李、申、王、陈、孙等姓陆续迁来,有的依附亲戚,有的是贫穷要饭,定居此地,因齐姓人口较多,故称齐庄。
商楼村据《商氏族谱》载:明成化年间(-),商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建有楼房,名商楼。
小商楼村明正德五年(),商氏从东平县商家老庄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商楼,故名小商楼。
村庄往事
商楼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匪患成灾,为了防御土匪强盗的抢劫,王氏家族与刘氏家族联合修建了围村寨墙,墙外挖了几米深的围村沟,又修建了东西两个寨门,各设一座土炮台。民间说法,一般土匪强盗也不轻易来商楼,因为商楼的谐音是“伤楼”,怕的是来了伤到这里。大商楼人口多叫大商楼,小商楼人口少叫小商楼,大商楼住在寨墙里叫寨里,小商楼在寨墙外叫寨外。因此有“大商楼、小商楼、寨里寨外”之说。手艺人解放前,商楼村基本都是土屋,草房,十屋九漏,多数人都没有土地,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多数人只能外出讨饭,一部分心灵手巧的学点手艺,养家糊口。
手艺人有木匠、石匠,口艺人以说书为生,主要在洛阳、商丘、郑州、砀山、徐州、亳州等地,最远达到东北三省,主要说书剧目有《刘公案》、《包公案》、《海公案》、《八头案》、《九头案》、《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当时村民大麻子王会田以“杨琴王”名扬四海,都说”商楼的杨琴唱得棒”。齐庄村的老艺人齐泮珠唱得扬琴也远近闻名,还带过很多徒弟。
盐土山解放前,商楼西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种什么都收成不了,只生长成片的柳条,村里除了几个手艺人勉强维持生活外,其余住户以淋小盐为生。他们起早睡晚,忍饥受累,把辛辛苦苦淋出来的小盐或推或担到集上换点吃的,用的来维持生活。直到六十年代,商楼的西门外还保留着两座盐土山,因建房把这两座盐土山推平。
刘家糕点民国时期,刘家刘汉青携二子刘世坤、刘世乾开过杂货店,经营一些日用百货,烟酒糖茶,自立门号,称“刘家杂货店”。后来自己制作的糕点,品种多,有大小三刀、红白桔饼、堆沙、炒果、蜂糕、大金果、小蜜角等,色鲜味美,每到逢年过节供不应求,走亲访友的总是来刘家买几包点心带上,才显得有面子,生意兴隆,红遍十里八村,刘家票据能通用几个村庄的集贸市场。
战争年代抗战时期,有四名八路伤员在齐庄村养伤,群众在村东南地里挖地窨子,让伤员藏在里面,村民偷偷给伤员送药、送水、送饭。群众把公粮掩埋起来,专门给八路军留着。年,农救会长齐居亭往地窨子里藏公粮时,被还乡团抓去活埋了。
集体时期五六十年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搞积肥造肥,把盐碱地深翻深刨,全体社员以生产队为单位,打铃为号,打着红旗排着队伍,到政治棚先做思想汇报,队长分配后开始劳动,从田地一头开始挖出一米多深的沟,要挖出胶泥底才行,直到把整块地翻完为止。由于缺乏科学种植的经验,施肥不足,只是上一些土杂肥,产量还是上不去,收成好的时候,每人能分80斤小麦,收成不好每人只分20多斤麦子。因为日子过得穷,吃不饱饭,社员干活就没有积极性,出工不出力,都抱着一种“天塌砸大家的”思想观念。
七十年代之后,齐庄村大力推广“科学种田,以副养农”,手工业、副业很红火,有粉坊、油坊、豆腐坊、米店、馍店、饭店、馓子作坊等,有木工厂、弹花轧花、面粉加工厂、造纸制革制绳、脱坯烧窑等,多年持续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修渠、打井、拉电,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收入连年翻番,成倍增长,粮食连年有余,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村民自发地搞运输,拉着地排车从邹县往单县拉沙子,赚取运费,交给生产队一部分记工分,剩余一部分自己补贴家用,多达四五十辆地排车,形成一个运输队。村民还自发组织了一个建筑队,人数最多时达五十多人,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观,既增加了集体收入,也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带来了新气象,齐楼村为改善落后面貌,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套种,建塑料大棚。大力发展大蒜、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资料收集:王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