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年的羊山战斗经过,老兵赵鸿堂满是激情。
十四岁参军,个子小,大褂都到了膝盖以下;当了十年兵,打了十年仗,7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这些都是老兵赵鸿堂年轻时的经历。他右腿上的枪伤和一枚枚勋章,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96岁的赵鸿堂老人是菏泽单县人,如今家住济宁金乡。“羊山就是我们打下来的!那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战斗。”7月21日,当再一次说起年他参加的鲁西南战役时,老人脸上满是自豪。
打不下羊腰
逮不住宋瑞珂
年6月30日夜,在从阳谷县张秋镇到鄄城县临濮集公里长的黄河河面上,刘邓大军12万将士从8个渡口“黄河防线”发起突击,由此打响了鲁西南战役。
在强渡黄河一周前,作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侦察排排长的赵鸿堂就带领着三十多名战友提前从阳谷县附近摸过黄河,进入了当时的郓城县附近展开侦察,并对郓城外围的守敌展开清理。
“我们排那时候有三挺歪把子机枪,一个排干掉了敌人两个排,多厉害。”赵鸿堂讲起当年的战斗经过,仍满是激情。
7月8日,赵鸿堂同主力部队一同打下郓城之后,一路向南挺进,先后攻占了定陶、巨野等地,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金乡县羊山脚下。
在赵鸿堂的侦察排赶到羊山之前,第二、第三纵队已在7月13日对羊山完成合围并发动攻击,但因该处守军以羊山做依托,南侧地形低洼、积水较多,虽经多日激战,进展不大。
在当地老百姓口中,羊山打了半个月,下了半个月的雨。“战壕和联通道刚挖好,水就灌满了,都蹚水走。”在赵鸿堂口中,羊山久攻不下,天气的原因很重要。赵鸿堂说,当时除了雨就是泥,枪栓都拉不开,战斗前要先把枪在水里涮一涮,然后擦干才能打响。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敌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打不下羊腰来,逮不住宋瑞珂。”赵鸿堂说,羊山形似卧羊,分“羊头”“羊腰”和“羊尾”三部分,主峰“羊腰”地势最高。因为久攻不下,刘伯承元帅曾亲临前线阵地勘察地形,并调整作战方案,拿下羊山的关键就是先打下“羊腰”。
在刘伯承元帅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后,7月27日黄昏,解放军向羊山发起总攻,主力部队的炮团开始向“羊腰”发起猛烈炮击。赵鸿堂说,“羊腰”是日本人修筑的工事,十分坚固。
“打了几百发炮弹,整个‘羊腰’都打红了。”赵鸿堂说。
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7月28日拂晓,羊山大部民房被解放军占领,残敌被压缩至羊山集东北角的一所高楼和两所平房内。其中,负责守卫羊山的国民党第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就在此被俘获。
鏖战半个月
战壕里的水都红了
羊山鏖战半个多月,我军俘敌人,毙伤余人,另在外围阻击战中毙伤俘一九九旅等部余人,共计歼灭敌军逾两万人。同时,我军也付出了伤亡过万的沉重代价,超过整个鲁西南战役我军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二。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军战史》记载,羊山战斗中仅二纵就伤亡余人。
羊山镇杨楼村今年83岁的杨耀光回忆,羊山集曾经是个大集,在大战打完之后,他曾和父亲去赶集,到当时的前线去看过,战壕里的水都被染红了。
“在打羊山时,我们排里有四名战友牺牲了。”赵鸿堂老人说,牺牲的战友都才20多岁,而且至今还有两名战友的烈士信息没能找到,他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掉下眼泪。
赵鸿堂说,战斗太惨烈,死伤的战士太多了,就在宋瑞珂被俘后,他气愤地上前要去揍宋瑞珂,但是被战友拦了下来。“我们牺牲了那么多战友,我就是要揍死他,要不是战友说要优待俘虏,我真就揍死他。”
当被问及攻打羊山时看到身边的战友倒下,自己是否害怕时,赵鸿堂老人十分坚定地说,“不怕!”他说,那时候就是针尖对麦芒,如果不打死敌人,敌人就会打死我们。“不害怕!就是牺牲,也寸土不能让。”
右腿负伤
没随大军南下留遗憾
采访中,赵鸿堂老人一直自豪地重复着:“当年蒋介石调集了30多万敌军要消灭我们,结果他们没能消灭咱,倒让我们给消灭了,咱们的侦察做得好。”
羊山战斗尾声,在清理残余部队时,一发打来的子弹射到一旁的石头上,弹跳射中了赵鸿堂的右腿。当时从前线退下来之后,赵医院救治,但是右腿还是留下了残疾。
也正是由于在战斗中负了伤,赵鸿堂没能跟着大军一同挺进大别山。“我的战友们都去了,我没能去。”这也是赵鸿堂一直以来的遗憾。
如今,羊山战斗遗址上已经建起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其中也再现了当年羊山战斗的情景。“我去过,我到那儿就掉泪了。”赵鸿堂说,一想起当年牺牲的战友,就忍不住掉眼泪。
得到了群众支持
就一定能打胜仗
在解放军攻打羊山之时,独立一旅在羊山以南的万福河北岸打响万福河阻击战,阻击敌援兵。在万福河阻击战打响的羊山镇南杨楼村,今年83岁杨耀光对当年的战斗仍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里,解放军赢得了民心,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就一定能打胜仗。
当年万福河阻击战时,杨耀光老人才11岁,并不知道解放战争意味着什么。“那时候听见炮响,就躲在屋里不敢出去了,炮一停了就跑出去捡炮皮。”杨耀光老人说,当年经常能见到解放军在村子里经过,或者训练,偶尔也能见到国民党的部队。
杨耀光说,那时候,国民党的军队来的时候也曾在村子附近驻扎过,看到他们做饭,小孩子们就会围上去要吃的,国民党军人不仅不给,还会拿着大勺子打小孩,把孩子都赶跑。而与其不同的是,解放军部队来了以后,小孩子们同样围上去要吃的,解放军都会分给孩子们,而且还会到老百姓家里帮着干活,打扫院子、挑水等等。
换来的结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后来国民党的人逃跑时到百姓家里要水喝都没人给。”杨耀光说,群众还帮着解放军放哨查看敌情。“我们村西北位置曾经炸掉两辆国民党的坦克,那就是村里的百姓给解放军带路去炸掉的。”
杨耀光回忆,那时候正值夏天,天气炎热,仗也打得火热,村里的百姓都自发地去给解放军战士送西瓜吃,他的父亲还去战壕里送过西瓜。“那时候也穷,别的东西也没有,就送点西瓜去给解放军解渴。”老人回忆道。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南杨楼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不止百倍,我现在金乡县城里都买了楼。”杨耀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