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剖析之5孙海洋许敏朱之文教育

#教育#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朋友您好,我是“孙金龙教育干货”,现在向您分享第5期家庭教育案例,本期主题是“孙海洋许敏朱之文教育孩子的启示”。

  孩子是在家长大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最大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先看这样一个案例,云南有个留美女生杨某某,她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言说,美国空气的香甜清新让我感动,以前在中国每天不带几个口罩是没办法出门的,厚重的雾霾和灰尘是中国空气最大的特征。

  结果这个谄媚卖笑的杨某某在美国也没有得到尊重并被遣返,杨某某自知触犯众怒不敢回国找工作,随后到了韩国;一些韩国企业也认为杨某某是一个有道德瑕疵的人,既然杨某某能污蔑自己的国家,那么也极有可能会出卖公司利益,所以杨某某也没在韩国混下去。无奈之下,杨某某只能回到云南,但云南也都知道杨某某的大名,没有单位敢聘请她,最后杨某某只好在家里啃老,每天无所事事,据说只能在街上溜达遛狗。

  这里假设一下,如果杨某某的父母三观正确,能够在杨某某从小长大过程中特别是出国前正确分析美国和中国的优缺点,月亮并不是美国圆,作为留学生一定要爱国,杨某某也许就不会落到目前这个地步了。

  从上面一例即可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下面我分析一下孙海洋、许敏和朱之文这三个家庭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图来自网络

  ●从孙卓回家看孙海洋家庭教育对儿子的影响

年10月9日,4岁的孙卓穿着幼儿园崭新的校服在深圳被人贩子用玩具车和零食给拐走了,后来被卖到山东省阳谷县,被一个叫国某立的人买走。年12月6日,孙海洋与儿子孙卓DNA比对成功。他用了十四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儿子;12月7日,孙海洋夫妇带着孙卓回湖北老家认亲。孙卓在和爸爸见面时表示,还想回到山东阳谷的国某立夫妇身边,回到山东上学。

  孙海洋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坦言,为了找孙卓几乎倾家荡产,既然找到了也不想让儿子再回山东。但是孙海洋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想法,于12月8日和妻子一起亲自驱车公里将孙卓送回了山东阳谷县。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卓在回到阳谷后短时间内态度却突然出现了大转变,这个转变来自于孙卓对孙海洋和国某立教育的初心和格局的对比。

  毋庸讳言,不是生身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初心是不一样的,国某立买孙卓是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是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睁眼瞎才让孩子读书的。而孙海洋是为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是真心真意只为孩子好,想的是孩子的未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当国某立得知孙海洋要到学校准备见孙卓的信息后,带人去学校想要阻拦认亲,被学校保安拦下,幸亏孙海洋及时赶到从学校后门接走了。

  孙卓从湖北回到阳谷的学校后,回到国某立家一次,这个时候国某立的妻子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一些情况,国某立医院,医院看他并说想去深圳读书时,国某立却痛骂他“真的是一个白眼狼,养你这么大容易吗?说不认就不认了?难道我们对你不好吗?竟然抵不过一辆奥迪车对你好?你想把我们都送进监狱吗?”

  孙卓听后情绪非常低落,连早饭都没吃就回到了学校。孙卓针对此情此景,当然会想到孙海洋是怎样尊重他的想法并把他亲自送到阳谷的。这样格局显然是天壤之别,也只有生身父母的疼爱至真至诚的,是无法磨灭的,即使相隔了十四年。

  所以,孙卓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孙海洋身边。这就是父母格局决定孩子结局。

本图来自网络

  ●郭威是怎样相认生身母亲许敏的

孙海洋找到亲生儿子用了十四年,而江西九江的许敏却用了整整二十八年,且其过程颇具传奇色彩,其中错过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找回。

  郭威被找到时已经二十八岁,结婚并育有一儿一女。当郭威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后,真的不亚于五雷轰顶。许敏找到亲儿子后并没有让郭威回到身边,甚至在刚开始时郭威还有一些小情绪。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郭威体会到了谁才是“亲娘”。

  一是许敏知道姚策不是亲生儿子后,在自己已经家徒四壁的情况下,还继续筹钱给姚策看病。许敏的善良,郭威看得清清楚楚。二是在许敏受到攻击谩骂无理取闹的情况下,许敏没有采取无中生有、泼妇式的方法,而是通过正规渠道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当田静受到无端指责时,许敏和姚师兵默默给予了温暖;当郭威被指责不发出声音支持许敏时,许敏知道儿子为什么不发声而充分理解。四是许敏和姚师兵对奇奇悦悦的隔辈亲,这是装也装不出来的。凡此种种,郭威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郭威搬出了大房子,并买了一套二手房,最近还决定年春节过后回九江定居。

  我们常说“厚德载物”,而母亲给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有德,对一个家庭而言,良好的德行是传家宝,母亲是最重要的传承人。

  德行天下,和善路长。有哪个孩子不愿意跟在一位有德又善良的母亲身边呢?

本图来自网络

  ●朱之文究竟给了两个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与孙海洋和许敏相比,山东单县的农民大衣哥因为坚持不懈学唱歌而成名,他从没有离开过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按理说,他的俩孩子应当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在学业上的教育,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俩孩子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从这方面来说,他是失败的。

  朱之文在孩子文化教育上的失败,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溺爱,没有对子女进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二是朱之文夫妇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向子女灌输努力学习的思想。三是朱之文也可能认为,自己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凭借自己唱歌的本事照样过得比文化程度高的人过的好,因此没有着力在孩子文化教育上下功夫。

  年朱之文凭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成名时,他的儿子朱单伟才只有七八岁、女儿也只有八九岁,都在上小学。如果朱之文从那个时候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一儿一女不至于只有初中文化。但后来朱之文慢慢醒悟了,知道了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他给儿子朱单伟找对象时想找一个高学历的看得明明白白;如果他儿子文化程度高一点,也不会被离婚了,这一点朱之文也心里明白。

  让人欣慰的是,虽然朱之文的俩孩子没有什么学历,但品德还算不错。这是大衣哥言传身教的结果。朱之文在成名后并没有飘,保持着淳朴和善良,依然在农村老家一边唱歌、一边种地,同时开始给家乡修路,资助贫困家庭。

  我认为,父母留给孩子钱财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培养孩子美德、善良的品格才是留给孩子真正的财富。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欢迎您点击右上角“   (声明:本文系孙金龙为百度百家号专门所作分析,严禁任何载体以任何形式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6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