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朱秋霞
时寨行政村下辖时寨、孔庄两个自然村,年属第八区(终兴)管辖,成立终兴人民公社时寨大队,年,撤社设乡,时寨大队变更为时寨行政村,属单县马楼乡,年2月,合乡并镇,由马楼乡整体划归终兴镇。
村名由来
时寨村据《时氏族谱》载: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年),时氏自今本县时楼镇迁此建村,取名时寨。
孔庄村明万历九年(年)孔氏自曲阜迁此建村,故名孔庄
村庄名人
王祐箴(—),终兴镇时寨村人,清末秀才,在琴台教书多年,桃李满天下,在县城享有很高的声誉,后代子孙多从事教育工作,曾主编民国十八年本《单县志》。
附:民国十八年(年)本《单县志》,系由时任国务总理周自齐、湖北银行总办孝廉贾鸿宾、直隶饶阳县县长拔贡刘葆珂督修,广东廉州府知府在任候补道进士李经野总纂,单县名流王祐箴、李于宸任主编,汇私家著述、故族谱牒、历代碑碣、父老传闻、官署档卷编辑而成,共12册、24卷,40余万言。共分为13门类、84子目,从酝酿到定稿耗时10余年,至民国十八年(年)方才石版刊出。
此志之萌,乃时任单县知县肥城人李传煦生修志之念,单县名流王祐箴、李于宸积极响应。时单县名士贾孝廉来臣、刘拔贡鸣梓有志纂述,但因款绌而止。民国初,周自齐以总理致仕居京。贾、刘遂进京见周,言及修志款绌之事。周自齐闻听后,毅然以兴废继绝为己任,捐巨资为倡。刘回到单县后,即聘王祐箴、李于宸设立修志局。王、李二学博苦心搜罗、精心撰著,至民国十五年(年),才由王、李二人研辑成编。最后,由李经野先生斧笔定稿。
村庄变迁
解放初期,年至年,时寨村土改完成后,为了搞好农业生产,上级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年,时寨成立生产大队,开启了集体大干时代,通过土地划方、积肥造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农业生产成效显著。年,时寨大队购进一台20马力的旧柴油机用来打面,从此告别了用石磨磨面的时代。
年-年,时寨村7个生产小队合并为3个生产队,合并之后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一队购买了24马力、28马力两台拖拉机,实现了耕地机械化,粮食产量很快过了农业“纲要”,在村后建设一个副业大院,安装了一台四十片的锯齿棉花加工机及一台先进的液压榨油机,集体收入增加后,又购买了打面机、打米机、打粉机等机械,附近各村生产队来轧棉籽、榨油的,群众来打米打面的,来往不断。在没有电力的条件下,一切动力全靠一台柴油机带动,照明用小型发电机发电,晚上整个村庄只有副业大院灯光通明,机器隆隆。
在发展副业的同时,一队还办了文艺宣传队,当时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乐器指导是从宁阳剧团回乡的老艺人时克仁,从微山县剧团回乡老艺人、时念进、魏训英等人演出的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因为演得好,还经常受到周边大队的邀请。
后来,副业大院又改建成了大剧院,搭建了戏剧大舞台,院子里是一排排用砖垒的座位,每到开戏都座无虚席,也吸引了外地剧团来售票演出,每次听戏人都满院。
医疗卫生过去农村长期缺医少药,农民有病根本看不起,小病就挺着,大病只能等死,特别是解放前至解放后的十几年间,因疟疾、血丝虫、麻疹、白喉、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病死的事时有发生。
年6月26日,毛主席下达了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年7月,时寨大队办了卫生室,在防治疟疾病时,每个生产队又配一个卫生员,提着水拿着药,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免费送药,经过几年的努力疟疾很快得到控制。
防治血丝虫病比较艰苦,医院下派医生带队,分片区,晚上挨门排户地采血,村卫生室医生彭圣祥、时维雪、刘少民三四个人组成一个班,有提煤油灯的、采血的、保管、存放血片的,每个片区需要一个月多的时间才才能采集完成,不怕吃苦熬眼,也没有什么工资报酬。他们有时在生产队草屋里凑合睡一觉。
年,农村办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费5角钱,免费看病,每次看病交五分钱挂号费,当时缺医少药,卫生室人员自采中药材,如梧桐花、马齿苋等,采回以后,彭圣祥、时维雪、刘少民用铝锅、冷凝器,蒸梧桐花、马齿苋,蒸出来水用过滤纸过滤后装瓶,用酒精灯加温封瓶口,再杀菌消毒。做出来的注射液,医务人员在身上自己先做试验。梧桐花针起名青霉素1用来抗菌消炎,马齿苋针起名叫痢疾灵1号,凡是痢疾肠炎病人就注射痢疾灵1号,因为当时合霉素、氯霉素针非常短缺,这种土法上能马给群众防疾治病。
年,医院由外科医生蔡中秀、内科医生孙建红、眼科医生王尧森三人组成医疗队,骑着自行车,带着卫生箱,来到时寨大队给社员看病,他们有时下户巡诊,有时在卫生室坐诊,为群众解决许多疑难杂症,给群众治好病,不用花一分钱,受到群众的好评。
时寨大队一队社员井运芳,两只眼多年流泪,视力模糊,眼球发红,疼痛难忍。医院看眼,上眼药水、眼药膏都没有什么作用,井运芳听说城里的眼科医生来时寨了,高兴地到卫生室找眼科大夫。王尧森大夫翻开井运芳的眼皮仔细检查说:“你的眼睛必须做手术,否则会导致双目失明。”井运芳当时就吓哭了,哭着说:“医院看病。”王尧森大夫说:“明天你在家等着,我来给你在家做手术。”
第二天,王尧森大夫背着药箱真的来到井运芳的家。医院灭菌消毒的手术包。在井运芳家的一张小床上铺一张席,就当作手术台,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手术很成功,井运芳全家深受感动。
资料收集:时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