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良: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单县退休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农民出身,干过临时工,当过兵,后来成了“孩子王”,诗歌、散文、寓言偶见于报刊杂志。
炊烟,乡村醉美的风景
文/冯德良
地头留作菜园的那块地儿离家很近,在地里劳作时,直直腰就能看到家门,抬抬头就能看见厨房上空袅袅的炊烟。
曾多次劝说妻子,家里堆放着煤球,那煤气罐里又常贮满着液化气,还有那电饭锅,电磁炉,使用起来既快捷又简便,还干净,从田里劳作归来,可以洗把脸,可以打开电扇从从容容地吹一下凉风,再用电器、煤气灶去做饭炒菜,不必要急急忙忙的下到厨房去烧那大锅灶。可她和我一样出身农家,一则爱精打细算,不愿让那秸秆堆放在院子里风吹雨淋,白白的腐败成泥,二则她好像对烧柴做饭情有独钟,好像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似的。说她几遍,总不爱听,一直“顽强”地坚持着,有时她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敲锣麦糖,各管一行”,意思不让干涉她的行为。话语虽不算作顶撞呛人,听着心里有时也难免窝火,可静下来细细一想,人家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既然好心被当作了“龙肝肺”,索性作罢,就任她灶下一把,灶上一把,坐在锅前火热,站在锅后热火,汗流浃背,一不留神就成了“花脸”去吧。反正这样我便能够常常在劳作之余能够欣赏那袅袅的炊烟了。
城市里没有炊烟,乡下的村子每逢做饭的钟点,农家的厨房上空大都会炊烟袅袅,炊烟弥漫到村子的各个角落,然后飘向田野,如轻纱,像薄雾,曼妙无比。假如没了炊烟,村子就好像少了生气,短了灵性;假如没了炊烟,村庄就会显得差了朴素,没了安宁;假如没了炊烟,乡村就也会缺了和谐,少了温柔,炊烟是人间的烟火,炊烟是人和家的标志,炊烟里有操持一日三餐的亲人的脸庞。
那袅袅的炊烟,是一种温馨,远远地看到了,心头就会涌动着简单的幸福。说真的,那缕缕的炊烟有时也会让我在荷锄归家时,疲惫的脚步轻盈许多呢。不是吗,有时看着这炊烟——人间的美妙而美丽的景象,身上的疲劳就会顿消,一身的轻松,心里的疙疙瘩瘩也就会随风飘散,心头一片的敞亮。
城市里的人们一般不会去也无处去欣赏炊烟的(有闲情逸致的人偶尔会带着孩子去乡下),但一直生活在乡下的人们,对于炊烟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可对于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来说,对于炊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或者欣赏的,与我们少年时对的炊烟的理解也一定会有着很大差异。
那时农家的生活艰苦难以想象,吃、穿、住、都非常的艰难,就是做饭用的柴禾也是非常的紧缺,我们生活的燃料多是一些植物的秸秆,比如玉米的秸秆,棉花的秸秆和其他能燃烧的植物的枝叶,就是这些也不富裕。麦秸、豆秸、谷子的秸秆是不能用来烧火做饭的,还要用来喂牛养马呢。用镰刀割过麦子的麦茬,特别是那割过谷子的谷茬,要按人头分垄数,然后等下工后用小抓钩搂下晒干堆放起来。至于棉花的秸秆,拔下来以后,要打捆过称。父亲白天要教书,我们要上课,没有时间,只好早起,披星戴月在棉田里一棵又一棵地去拔。为此没少受队长的闲气,会计的白眼,原因是我们“目无领导”,“不服从干部安排”,“挑肥拣瘦”,其实,我们也很守规矩,选一块地方,无论大小都拔了下来!为了那一缕炊烟能够从我家厨房里按时升起,父亲也只好、只能忍气吞声,还要小心翼翼地陪上许多的笑脸……而我呢,也只能暗暗地攥紧了拳头而已,咱毕竟理亏呀。
柴草不够,也许有人会说去买些煤炭啊,其实煤炭更为紧张,煤建公司倒是有些烟煤呀无烟煤的,当然,也常缺货,但那是供给市民的,要买煤炭,要买蜂窝煤球,是要同买肉要肉票,买鸡蛋要蛋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个馒头也要全国粮票、地方粮票一样,要凭上级发的煤票,才能购到。乡下人烧火要用煤,一般先要到集市上买一些能够作为立柱的木料,然后几个人各自用地排车儿拉着去二三百里开外的煤矿,去换些煤炭回来,分发或者卖给各家各户用来做饭,才能使得烟囱里炊烟缕缕。有力气的人能拉一千好几百斤呢,辛苦自然是要很辛苦的,听说途中还有一道水闸,坡很陡,要几个人合力将一辆车拉上去以后,再去拉另一辆车子。那时尚小,没有去煤矿拉煤的体会,不过,从部队回来,倒还真去四十里开外的地方拉过一次。那时,情况有了好转,有能力,有关系的人可以倒卖煤炭了,已经有私人开办煤场。清晨早早的起来,匆匆吃饱,把地排车儿绑在自行车后面就急忙出发,到了目的地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先打听好卖煤的地方,已经售完,抹一把脸,只好又漫无目的的前行。那个失望,好难形容。
还好,终于找到一处售煤的地方,急忙装了一千二百斤,反过来又把自行车儿绑在排车上返程。途中不知什么原因偏偏又闹肚子,虽说不是“一泻千里”,可疼痛阵阵,挣扎着前行。待家人接到的时候,薄薄的棉袄都可以拧出水来了。现在说起来,年轻人肯定不信,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干了。以后,再看那厨房上空的炊烟,更觉得美妙无比。
“此木为材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烟生之于火,火生之于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也难做无柴之炊。每逢连阴雨的天气,本来就不宽裕的柴禾,偏偏又受了潮,任风箱(我们这边多称之为“风掀”)拉的呱嗒呱嗒响,锅底下的火苗仍然萎靡不振,没有精神,还没有人心头的火旺呢。有句谚语——烟囱不出烟,一定是阴天,反过来,只要阴雨天,厨房的烟囱是不会冒烟的。加上我家的厨房又十分的低矮,母亲在厨房里刚能直起腰。在这种天气里,在这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弥漫的烟雾,会让人的眼睛生疼,会让人的鼻子难受,会让人的喉咙发干。
每逢此时,母亲辛辛苦苦地去做一家人的饭菜时,一会儿拉几下灶旁的风箱,一会儿站起身来翻一下灶上锅里的饭菜……而我们这些皮小子正是贪玩的时候,放学后,虽说有时会帮一下母亲,也绝不像女孩儿那样主动,那样的勤快,那也是在母亲喊过几遍之后,心里有着十二分的不情愿,嘴噘的能挂油壶,更多的时候,往灶膛里添一把潮湿的柴草,拉几下风箱之后,瞅个机会,活学活用一下三十六计——走为上!我们会跑出去疯玩,要么去河里摸鱼抓虾,到树上拿杆打枣,要么爬桑树上采摘桑葚,或去田野里“偷瓜”,或在打麦场上捉迷藏。平日里,炊烟是我们了解时间的钟表,我们玩够了,疯够了之后,看那炊烟渐渐由浓变淡了,就知道家里的饭已经做好了。待村子里炊烟中弥漫着饭菜的清香随风飘来,或者在大人们喊着乳名叫着大名的时候,才会回到家中,脸也不洗一把就蹲在小小的木桌旁端起了饭碗,吃的那个甜,吃的那个香,然后——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哪里会想到母亲做饭时的辛苦!
当今的日子,人们大多使用电饭锅,煤气灶,炊烟渐渐的稀少了。虽说这是社会的进步,大气减少了污染,空气可以净化许多,但不免仍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因为那缕缕炊烟,是人间的烟火。一缕炊烟,是一份欢乐;一缕炊烟,就是一处快乐的家园。有炊烟在——就有母亲在,有亲人在,有母亲在,亲人在——就有温柔在,安宁在,就有家乡在、故乡在!炊烟,那是看得见的乡愁!
我喜欢炊烟,闲下来常会打开电脑,搜出邓丽君的《又见炊烟》重复播放。虽然五音不全,不谙韵律,可那舒缓的音乐,深情的演绎,会让我听得如痴如醉。我喜欢炊烟,常常会面对炊烟凝望。望着望着,炊烟就会悄然袭入心间。我留恋炊烟,是因为我常常想起——每一缕的炊烟下面,锅灶的前前后后都会有一位勤劳的女性在操持着一日三餐,要么是母亲,要么是妻子,要么是姐妹,也许是儿媳、女儿……岁月总是离不开灶头的,假如即便某一天,乡村消失于城镇之中了,乡村里的炊烟也随之消失了,她们仍会在厨房里操劳着!
岁月远去,炊烟在我的心田里却难以淡薄,永远是一道醉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