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年底,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个,运输机场达到12个,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公里。
□本报记者常青
12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介绍“十三五”时期山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有关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年完成投资亿元,比年增长%。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公里,跃居全国第3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跃居全国第5位。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箱,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4位;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0个,居华东地区首位。
铁路方面,到年底,我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公里,居全国第5位。济青高铁、石济客专、青盐铁路、潍莱高铁、鲁南高铁日照至临沂段和临沂至曲阜段等6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公里,由年底的全国第13位跃居到第3位,形成“一纵两横”环鲁高速铁路网。全省在建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和菏泽至兰考段、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潍烟高铁、莱荣高铁、济枣高铁等8个高铁项目,在建里程达到公里。
公路建设方面,到年底,我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68万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公里,均居全国第3位。济青高速改扩建、潍坊至日照、巨野至单县、枣庄至菏泽等37个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较“十二五”末新增通车里程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由年底的全国第10位跃居到第5位,实现“县县通高速”,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增加公里,占比由“十二五”末的16%提升到26%。普通国省道覆盖全省90%以上乡镇和重要旅游景区。五年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近7万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和通客车率均达到%。累计完成6.4万个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
水运建设方面,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目标,我省整合七个港口企业组建了山东港口集团,构建起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五年来,建成世界最大的2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3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运行投产全球领先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个,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9.2%、28.3%。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箱,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4位。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三改二”升级改造工程、湖西航道整治工程全线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全面建成通航。
机场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我省先后建成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菏泽牡丹机场,加快推进烟台机场二期、济宁机场迁建工程,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0个,居华东地区首位,形成“两枢一干七支”机场格局。“十三五”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累计达到2.5亿人次和万吨。通用机场由“十二五”末的6个增加到13个。全省机场共执飞国际航线96条、国内航线条。
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到年底,我省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2公里增加到.1公里,其中济南、青岛轨道交通里程分别达到84.1公里和公里。济宁、淄博、潍坊、烟台、威海、菏泽、临沂等7个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首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全省建成高铁济南东站、青岛北站、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建成并投入使用济铁董家镇铁路物流园、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物流枢纽(园区),初步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烟台、潍坊、临沂、菏泽为重要节点,其他设区市为辅助的“2+4+N”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江成表示,“十四五”时期,山东交通运输将以建设交通强省为目标,突出走在前列的发展定位,突出互联互通的发展方向,突出动能转换的发展方式,突出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实现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智慧交通、行业治理“四个新突破”,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年底,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个,运输机场达到12个,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