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马静,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学教师,热爱运动,热爱教育事业。
痛感与生命
文/马静
千年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历史上一道道最为壮美的风景,奔流不息的文化长河滋养着后代子孙。
站在文学的巨树下,品尝百年硕果,却感到有些许苦味。那是思想闪光的背后,文人们的磨难。他们几乎都带着苦痛的伤疤,然而诗穷而后工,才有了传奇巨作的永不磨灭的思想。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作。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膑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是司马迁忍受着牢狱中的屈辱所思所想,正因为这些才有了《史记》传世。而他没想到其后的文人们也免不了类似的命运,正是这些常人难及的经历,给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开了窍,正因为被命运驾驭了许久,会转身时才能驾驭自己的生命。
在某种意义上,痛感的经历孕育了生命的闪光,正是痛感弥补了生命的缺陷,升华了思想。正如一棵正在生长的树,被砍一刀,它反而会更努力地生长,直到把刀口长好,而且会比没被砍的时候长得更好。接受了伤痕的同时,也走向生命的更深层。当生命完美如画时,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而生活的伤痕却会让人思索感悟,在痛苦中使生命走向另一种丰盈与甘美。痛感造就了成熟,那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博郁的豪情发了酵,尖利的山峰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不寻常的经历把他们推到人生的高处,在这里不但能有幸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诗篇。站着向前行才是人类真正的生存姿态。
躯身和灵魂的磨难,正如在一座废墟中跋涉。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了沧桑,让人窥测到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动容。还生命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是人类的大明智。诗人、文豪们走过历史的废墟,带出了不朽的佳作。
杜甫《登高》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煜阶下哀叹“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陆游晚年伤感“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情感的勃发是种种痛苦、焦虑集于一身的内心体验,来自对现实生活和当前社会的不满,引发出压抑和危机感。纵观历史,唐宋之前,感时伤乱;唐宋之中,感叹壮志难酬;唐宋之后又伤怀社会。
中国古代战乱多而盛世少;沉郁的忧患之情造就了诗词主调,那是文人们经历世事艰辛、人生沉浮后对生命的升华。
忍着痛坚持住,只要有灵魂,只要有生命,就要造就人生的光芒。痛感使生命完美,生命泰然地接受苦痛。是痛与生命的揉和,孕育了伟大的思想、不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