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已过大雪,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防寒保暖。几十年前,在那个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里,菏泽不少人都是通过草鞋来为双脚保暖的。在单县,有一个闻名乡里的“草鞋村”,这里祖祖辈辈的村民都是以编草鞋为生。上世纪60年代,村民都将编好的草鞋变卖换钱或作为过冬御寒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在这个村庄,仅剩下为数不多的村民还会这门绝活,昔日的传统手工艺已濒临失传。
编草鞋,需要十几道工序
年12月11日上午,记者经多方打探,驱车来到单县张集镇胡庄村,见到了正在家里编草鞋的老人王希银。谈起编草鞋的记忆,这位年近七旬的王老汉显得有些感慨。
说起编草鞋的起源,王希银表示,自己也不大清楚是从哪辈人就有了这门手艺。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庄村多人,几乎家家都以编草鞋谋生,对这门手艺熟谙于心。
每年11月份开始,胡庄村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男人编织,女人搓绳子备材料,一家人都进入编草鞋的时间。在编织时,还要用温水烫芦苇花,再用工具撵扎软化,快的时候半小时就能编一双。
王希银说,从确定鞋底到准备材料再到成品,毛窝子(草鞋)的制法看似并不复杂,细数下来却至少需要选材、锯板、锛槽、凿跟、开边、打孔、沤苘蔴、搓苘坯、打苘绳、穿苘绳、分芦花、浸芦花、编织、收口、压口、锁边、割花、修整、穿绳等20多道工序,十分繁琐。
赶一个集,能卖二三十双草鞋
这种草鞋底子是木头高跟,鞋面是用芦苇花编织的,十分暖和,加之鞋底较高,可以踏污泥、踩积雪,所以每到年底,非常受欢迎。
王希银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草鞋最好卖,那时物资比较匮乏,草鞋就成了农村人过冬的必备物品。那时,赶附近的集市一般一天能卖十几双草鞋;赶临县的羊山大集,最多时一天能卖三十多双。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一时间导致编织材料紧张,我跟王德金经常拉着地排车去济宁微山湖拉芦苇花,去一趟来回得一个星期。那时,没有啥挣钱的门路,我们村靠编毛窝子,每家每年底都能挣一千多元钱,大伙儿都能过一个像样的春节。”忆及往事,王希银乐呵呵地说。
传统手工艺即将失传,亟待保护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世纪90年代初,笨重的草鞋被轻巧的棉鞋所代替,草鞋市场开始走向衰退。王希银说,棉鞋兴起的时候,村里许多人就不再编草鞋了。
“当初为了御寒,编草鞋这门手艺传承了好几代人,如今,胡庄村50岁以下的人大都不会这门手艺了,就连工具也不好找了。”王希银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时至今日,还经常有人求他给做双草鞋,留个纪念。
“俺今年已经69岁了,快干不动了,也坚持不了几年了。”王希银无奈地表示,“时代就是这么发展下去,这门手艺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去传承,年轻人没人愿意学,毕竟这个活太脏、太累。也再许过几年,就没人会这门手艺了!”
在物资匮乏年代的严寒冬季,温暖而物美价廉的草鞋,无疑是人们最好的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穿戴不再局限于实用,而讲究时尚。就冬季脚下而言,从早些年的老式棉鞋到现在的皮棉鞋等,既好看又暖和,所以,穿起来不方便、不好看的草鞋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目前,胡庄村会此传统编织手艺的人已不多,能做木鞋底的更是寥寥无几,整个工艺即将失传。建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将编织工艺申请非遗传承项目保护,好让这门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来源牡丹晚报记者郭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