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秋霞
众所周知,单县羊肉汤以“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汤”。
“单县羊肉汤天下闻名!”、“没去过单县,难道还没喝过单县羊肉汤吗?”许多奔波在外的单县人常常满脸自豪地说。单县羊肉汤不只是美食,还是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深厚的羊文化、羊肉汤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内涵。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温暖了人心,承载着单县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盛满了爱心,传承着单县延续千年的孝善文化。好汤必有好食材,单县羊肉汤,关键在青山羊。单县青山羊的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末期,舜帝的老师单卷带领东夷部落的一支,游牧于菏泽四泽六水之地,定居在单县一带,生活方式以畜牧和农耕为主,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当时的人们一年四季以羊肉为食,尝遍了火烤、炖煮、腌制、晒干等各种吃法,而最喜欢的还是喝羊羹,使鲜美的羊肉汤在单县大地上源远流长。经过了几千年的改进,单县羊肉汤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到清末已成为地方名吃。
以单县青山羊肉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以葱、姜、花椒、八角、茴香、陈皮、桂皮、橘皮等作料,用慢火熬制而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阴壮阳、增加人体抗病能力等多种功效,被许多古代养生典籍列为温补佳品。清嘉庆十二年(年)年初,单县人徐桂立、曹西胜、朱克勋三人开设“三义和汤馆”,是单县人开设的第一家羊肉汤馆。发展至今,羊肉汤馆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喝羊肉汤成为热情好客的单县人民最常用的待客方式。
单县羊肉汤为什么备受人们的青睐?单县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县境南临黄河故道,四季分明,光照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草木丰盛,适宜养殖业发展。经测试,单县地下水是弱碱性、负电荷、高活性的小分子团水,可以中和羊体内的葵酸,降低羊肉膻味,用碱性水、碱性草养殖的青山羊,肉质鲜美,不膻不腻。用单县的地下水、单县的青山羊,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熬出了美味羊肉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单县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单县人民把青山羊养殖作为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人们关心着庄稼的长势,也操心着青山羊的成长。庄稼长得好,就能吃饱饭;青山羊长得壮,花钱就不作难。无需号召,千家万户把羊养;不用推动,自由市场交易忙!
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蓝天白云,庄稼碧绿,草木青青,淳朴忠厚的老农、天真无邪的孩子、蹦跳的小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只只青山羊欢快地啃着青草,咀嚼的声音就像一个个美妙动听的音符。
是谁创造了这么美的图画?是谁谱写了这么美妙的音符?人间所有的美好,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大地所有的收获,都是劳动者所创造。勤劳的单县人民用脚踏实地的干劲,成就了单县“全国养羊大县”的荣耀。年,单县被山东省确定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同年,单县羊肉汤在北京全国餐饮大赛中获优秀奖,制作方法和工艺被收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年,单县被列为“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年被中国特产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山羊之乡”。年0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单县羊肉汤”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单县羊肉汤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是谁成就了单县羊肉汤的美名?是单县的人、单县的水、单县的青山羊,使单县羊肉汤美名天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