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提法并不陌生,城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而在丢垃圾时,真正能做到分类的却并不多。城市中如此,农村的垃圾乱堆乱放更是一大难题。然而,单县却依靠“小桶”,在曾将垃圾问题视为大难题的农村率先实现了垃圾分类。“北京还没实现垃圾分类,没想到在鲁西南一个县城的小乡村已经实现了!”这是中央党校教授刘忱在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调研时发出的感慨。
其实,刘土城村的垃圾分类在单县并非个例,也不是最早实现垃圾分类的村庄,相同的措施已在全县乡村进行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5月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单县多个村庄进行探访。
农户家小桶的“秘密”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先后来到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高老家乡张武楼行政村、朱庄村,干净、整洁是每个村子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而同样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村子街道上摆放的桶。记者所到的三个村子除了和大多数农村一样摆放的大桶之外,每家每户门口还有一个小桶或垃圾篓,它的作用多少让记者有些好奇。12时许,刘土城村村民杨巧凤来到门口,取了小桶走进厨房。只见她切完菜、剥完葱、打完鸡蛋后,随手就将菜渣、菜叶、蛋壳丢进了小桶,而一些盛菜的塑料袋则另外存放。
记者意识到,在此过程中,她其实已经完成了垃圾的分类。之后,杨巧凤将小桶又摆放在门口,那些塑料袋之类的垃圾则扔进了街道边的大垃圾桶内。她告诉记者,小桶里的垃圾是可以沤肥料的,扔进大桶里的是没法沤肥料的。
“我们把垃圾分为可沤垃圾和不可沤垃圾,可沤垃圾包括农作物根茎叶、剩饭剩菜、菜根菜叶、果皮等,不可沤垃圾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等,很容易区分。”刘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启向记者解释,每家每户的小桶就是实现垃圾分类的“秘密”。
群众在家里就将可沤垃圾装在小桶里,村里每天都会安排专人逐户上门收集,再运送到集中存放处,自然发酵为有机肥料。不可沤垃圾,村民自行放入街边大桶内,由保洁员分拣后,将剩余的垃圾转运到镇垃圾中转站。
垃圾分类,居住环境经济效益“双丰收”
“俺也经常去城里,很多社区街道都没俺村干净!”指着村里的街道,朱庄村村民周凤云话语里充满了自豪。
周凤云告诉记者,在实行垃圾分类之前,那时候村民还没有可沤垃圾和不可沤垃圾的概念,虽然街道上也摆放了不少垃圾桶,但村民们都是将所有的垃圾一股脑全都扔进垃圾桶,尽管清运得还算及时,但久而久之,一些剩饭剩菜、烂菜叶的遗留物在垃圾桶内发酵,发出难闻的气味,自然也滋生了蚊蝇。
村干部郑和强介绍,实行垃圾分类后,剩饭剩菜、菜根菜叶等可沤垃圾不再堆积在大垃圾桶内,大垃圾桶里面放的都是塑料瓶、酒瓶等“干货”,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桶里发酵,自然就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滋生蚊蝇了。
村中心广场,几位村民正在柳荫下乘凉。看到记者采访,他们纷纷说起了垃圾分类村里的变化。66岁的李庆龙老汉介绍,以前,村里环境不太好,主要是卫生搞得差。出门随时能看到麦秸垛和大粪堆,空气不好,还招虫蚊,生活得不舒服。现在,村干部带头搞起垃圾分类处理,到处都干净整洁,不见虫蚊,日子甭提多舒心了。“环境这么好,兴许俺还能多活几年呢!”李庆龙乐呵呵地说。
其实,垃圾分类为村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上的变化,还有经济上的实惠。龙王庙镇人大主席、驻刘土城村干部王彬介绍,垃圾分类之前,仅运费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垃圾分类之后,可沤垃圾在本村就可以处理,不可沤垃圾经过保洁员二次分拣后,需要保洁公司运输的数量已不足以前的一成。
对此,刘洪启更是深有体会。想当初,村里搞卫生需要花钱请人,效果还很不理想。而实行了垃圾分类之后,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们也开始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刘洪启粗略算了一下,节省了一大笔垃圾运输费、人工费,再加上可沤垃圾产生的有机肥,村里一年能省下近20万元。
“美丽成果”来之不易
在走访的三个村子里,无论老少对垃圾分类讲得都头头是道,都表示垃圾分类其实很简单。
在刘土城村采访杨巧凤时,她投放垃圾的动作十分自然;在朱庄村采访周凤云时,她手里一直攥着一个零食的包装袋,直到走到街边垃圾桶时才丢进去。很明显,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他们的习惯,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然而,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事,从动员到接受,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毕竟,改变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绝非易事。
朱庄村是张武楼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单县第一个探索垃圾分类的村子。去年6月,单县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在郑和强所在的高老家乡张武楼行政村朱庄自然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是其中一项。“这在城里都难以实行的垃圾分类,在农村推广不是天方夜谭么?”听到要在农村搞垃圾分类,郑和强坦言,他最初也不理解,甚至不屑一顾。
在驻村干部的循循善诱下,郑和强还是心存疑虑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先是在自家办起“课堂”,给党员讲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做法,并花了多块钱,买了90只包装涂料或油漆的废旧塑料桶,分发给各家各户。
要想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郑和强没少费脑筋,也没少和“不听话”的乡亲们红过脸,有的群众垃圾分类不彻底,郑和强就天天上门软磨硬缠。“只要我坚持住、挺得住,老少爷们才能上心,才能做到。”在此过程中,郑和强只能不断用这样的话给自己鼓劲。慢慢的,大家伙儿也理解郑和强的良苦用心,渐渐接受了垃圾分类。
作为后来的学习者,刘土城村为让村民接受垃圾分类也没少花了心思。村里为每条街道命名,并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街长,带头搞垃圾分类,并对村民进行监督。党员街街长杨金义介绍,小桶一户一桶,大桶是四户共用一桶,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对垃圾分类抵触的村民,趁无人的时候还是像以前一样将所有垃圾都丢进大桶内,遇到这样的情况,他都是将四户村民都叫来,当着他们的面自己进行分类。就是靠着这样的方法,村民们逐渐接受了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好处,最后形成了习惯。
单县县委宣传部长李磊深有感触地说,财力有限,民力无限,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民是主体,村支部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就近化,并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同时,村民有了价值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在乐于奉献的同时,群众幸福感增强了,干群关系融洽了,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冯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