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良不敢时髦

冯德良: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单县作家协会会员,退休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农民出身,干过临时工,当过兵,后来成了“孩子王”,诗歌、散文、寓言偶见于报刊杂志。

不敢时髦

——忆裹在破衣烂衫里的岁月

文/冯德良

不是不赶时髦,而是不敢时髦。

第一次知道“时髦”一词,是从大人那里偷来的一部小说里了解的。具体哪部小说还真记不起名字来了,书中说我们的侦查员化妆成敌特去接头,穿戴的非常时髦。自此,这个单词便记在脑海里了。那时对“时髦”肤浅的理解就是人们穿得花哨一些,打扮的洋气一些罢了。

偷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刚上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农村人穿的多是土布衣服。所谓的土布,就是祖母或者母亲,姑姑或者姐姐们,把分得的很少的皮棉,用专门的弹花机弹成蓬松的棉絮,然后用一根光滑的细棍(我们这边大都是用高粱最上边那节又细又长的部分)搓成火腿肠粗细,尺把长的棉条儿。在白天或油灯下、月光下纺成线,然后上浆,经线,用木制的织布机,一梭子又一梭子的纬线织成的布。

纺线的活儿看似轻松,实际上是个技术活。一只手摇纺车时的速度要适中,快了断线,慢了成绳;另一只手拿捏棉条用力也要适当,左手右手配合更是要求严格。老人们有时候会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除了吃饭如厕,几乎不挪动窝儿,有经验的纺的线既细又匀。夜里,即便没有灯光,甚至没有月光,纺起线来仍是轻松自如,匀净的线从拇指食指中的面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随着纺车轻快的嗡嗡声,锭子上的线穗儿慢慢地变大变胖。白天,有人来串门时,老人们会端出一筐儿鹅蛋大小的棉穗儿叫人瞧,让人看,被别人称赞后,自己呢也乐得张着没了牙的嘴笑,一脸的愉悦,一脸的灿烂,一脸的成就感。

线穗儿积攒多了,就会把线缠绕到线拐上,然后浆线、经线,靠在门口敞亮地方的织布机就会响个不停,那“哐当、哐当”的响声,好远好远的地方都能听到。织出来的土布,质量好的,平整光滑,结实耐穿;质量差的,由于纺线粗细不匀,织出来的布面不平,会有一些细密的小疙瘩。会不会纺线,也是评价农家姑娘灵巧还是笨拙的标准之一。

粗布用来做衣服时,要到供销社里购买颜料,自己染成黑色、“老蓝”色、“酱紫”色……在染色和洗涤染好地布的时候,有时会“顺便”把双手也染成了黑色或者“老蓝”色了,好几天都洗不净。就是这种不,你也很难冬装、夏装都齐备的。絮上棉絮的棉裤棉袄是冬装,拆掉棉絮就是春秋装,俗称夹袄。春天有时候升温较快,一些勤快的大人往往会趁着农闲把棉衣拆了,棉袄眨眼变成了夹袄。可有时候老天会忽然变脸降温,让我们一时措手不及,难以适应,冻得发抖。所以有经验的老人会常常告诫年轻的人们——“穷人别受富人哄,楝树开花才不冷”,意思是说,富裕的人家,各式衣服齐备,不会受冻,而贫穷人家,春秋冬天基本就那一身衣服,早早把棉衣拆了,天一变,你还不受冻!一般说来,楝树开花,小麦穗儿已经可以在火上烤着吃“燎麦”时,才彻底地不穿棉衣了。

至于衣服的样式,上身还好些,多如现在“唐装”衣服的样式,裤子吗,哈哈,“没门”,还没有裤袢,大大的裤腰,穿上后左手和右手抓住一掩,用根布条充作腰带,就那么一系,这是说的棉裤,单库更是简单,左手右手掩过之后,小肚儿往里一吸,用手前面后面往下一搓,ok,连腰带也不需要。你别说,还真不易掉裤子的,就是小伙伴们相互开玩笑故意相互撕扯,还很难被扯掉。夏天,粗布做的小褂儿多是在上学时、跟大人走亲戚时才穿到身上,平时吗,一出学校,一离开亲戚家,我们就会马上脱下来,往肩膀上一甩,光着膀子蹦跳着走路。所以,这样的一件小褂,虽说穿了一年又一年(瘦了,小了,大人会一次又一次的缝接),虽然有些破了,有些烂了,依然还能将就着去穿。因此,我们的脊背往往会像黑鱼一样的黑,油油的黑,亮亮的黑,仿佛涂抹了一层老油——老式油坊里人工榨出的棉籽油。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没有足够的“洋布”,人们所穿的外衣、内衣乃至床单、被褥的布料依然还大都是自己手工纺织的土布。乡下人很少有人用洋布做衣服,大家口中说的的洋布,也并不是说全都是从外国运来的,而是指用机器织出的布料,这种布料布面细密而薄,花色图案较为鲜艳,很受人喜爱。但是,洋布紧缺,哪怕你去扯上一尺,即便有钱,也必须有“布票”,那个时候,有钱没票你买不到粮食、猪肉、自行车、缝纫机、蜂窝煤的等东西的,何况你还穷得叮当响?一般的家庭很难穿上洋布做的衣服,谁家给未过门的儿媳捎来了一块洋布,那姑娘会欢天喜地好一阵子!大街上放眼望去,能有几个人的衣服上没有补丁呢!

此时的我们,想时髦吗,会时髦吗,能时髦吗?充其量,想让大人给做一条前开门的裤子和一件“柳条”小褂儿,也多半不能如愿的。因为做一条这样的裤子要好几角钱的所谓的“线钱”,还要扣除家里一晌的工分给人家,大人们往往不会开恩。所谓的“柳条”小褂儿,是用织成“柳条”的棉布做成的。织这种布很是麻烦,在经线的时候,要十分的小心,第几根线要用染色的,然后再换成无色的,有色的、无色的各要经几根都要记得清清楚楚,要不织出来的布就会有缺陷,会遭到其他人的指指点点的,会很没面子的。一般的人家多因为技术不过关,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意织这样的布。进而也就不能去做这样的小褂儿了。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最时髦的衣服要数用日本化肥的包装袋做的衣服了,特别是裤子。穿在身上,随风飘飘,煞是好看。可我们一般的群众家庭是难以买到这包装袋的。说起来,那是一段可笑又心酸的历史啊——有顺口溜为证:“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尼龙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裤裆净重八十斤,裤腰系着百分数”。意思是说干部们穿得极为好看的裤子,却是用进口的日本尿素的包装袋染色以后做成的,这样的裤子,一般要用两只包装袋做成。包装袋的质地是国内极为少见的尼龙纺织品,结实耐用,自己染色后再做裤子,多由于染色技术不到家,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日本”、“尿素”、“净重多少”、“含氮量多少”等字样。那是一段多么可笑、可悲的历史,也是一段多么艰辛的岁月啊。

所谓的大干部小干部,就是那时的公社干部、生产大队干部,也就是现在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他们利用手中那点小小的权利,托关系,“走后门”从供销社弄来两只包装袋做成裤子,“人五人六”的穿在身上。所以又有人说:“穿绿的,穿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别说包装袋子,就是八月十五生产队里炸丸子改善生活的时候,还“八月十五炸丸子,大人仨,小孩俩,队长的孩子一大把,快点吃,快点咽,群众看到有意见”呢。

话呢,还要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家在供销社里有什么直接的亲戚关系,或者长辈在生产大队里有些权力,肯定也会弄两只包装袋子做条裤子的。吃不到葡萄,也不能老说葡萄酸呀。真要穿上了这样的裤子,我们也会很时髦,会很“飘洒”的。也不会深层次的去想是否有辱国格的问题,生活拮据啊,放到现在,就是“打死你”,我还不会去穿这样的裤子!

后来,市面上“洋布”,也就是机器纺织、机器印染的布匹多了起来。确实,这样的布做的衣服穿起来舒适多了,好看多了,可是要用“布票”——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购买。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所以购买东西就要受到限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成了半大小子且还没进入青年行列的我,有幸被贫下中农推荐上了高中,虽说个头矮些,集合时老是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头一排,可也知道好看的衣服好看了!换句话说,就是知道臭美一点了。虽说不是说爱打扮,想时髦,但对那一身,总是那一身的土布褂儿,土布裤子渐渐就有些看不顺眼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老少,再说,爱美也不只是女孩子们的专利啊。

星期天回家扛粮食交伙食的时候,母亲看出了我的心事,给我了几元人民币,几尺布票,让我扯上几尺布,做件小褂儿。星期天的下午早早地回到学校,去伙房交了地瓜干,黄豆,伙食费之后,急忙忙、兴冲冲地去了供销社。布匹柜台上就摆放着那么几种布匹,没有什么可挑拣的颜色、品种。扯下后又去缝纫社量了什么胸围,什么臂长等数据,回到学校里开始掰着手指查日子,在期待中、像盼望过年一样等待新衣服做成。

新做的衣服确实漂亮,白色的布上带着碎碎的绿色方格,心灵手巧的裁缝师傅给剪裁的十分合体,针脚匀称致密,还给订上了大小适中塑料扣子(原来的扣子多是用布条儿做成的布扣),穿在身上比原来的那身土布衣服舒适多了,好看多了,还真显得有几分的时髦呢。美滋滋地去了教室,一进门就博得了碰头彩——一阵哄堂大笑!也难怪,上身挺时髦的小褂儿,下身很土气的裤子,多么的不搭啊。后来有些女同学私下里告诉我说,大家笑,另一层原因是那时(好像)只有女孩儿才穿那样子的衣服,男生穿在身上就有些艳,有些刺眼了。现在,这样的花色,别说年轻的小伙子,就是一脸双眼皮的老头还都能穿在身上“招摇过市”呢!

我们这代人总爱去说,当年经济是如何的困难,家境是如何差,填肠充胃的家常饭怎样的粗糙,穿戴是多么破烂,这倒也是事实。不过,有一点,我们还要说,做梦也不会想到社会发展的是如此的迅速,只说穿戴,你看现在超市及服装专卖店里的衣服不都琳琅满目,无论样式款式,面料质地颜色又都是那么优良优美。看满街爱美的人儿的穿戴,那才叫真正的时髦——外衣内穿,内衣外穿,夏天的衣服,比如裙子冬天亦能穿在身上。现在还有更时髦的穿法,叫做里长外短,就是把短裤穿在长裤的外面!当然,冬天的衣服,夏天很少有人穿在身上,除非她不怕起一身如同小米般的痱子。因此,如今我再想到“时髦”一词的时候,眼前也便有了真真正正的内容!

那一节课,如坐针毡,受尽了煎熬,总感到背后同学们的目光如针。下了课,急匆匆跑回寝室,换了下来,塞进了被窝。带回家后,任母亲数落了又数落,就是不肯再往学校里穿了,时光如涛,记不准这件衣服是暑假里我故意在干活时损毁,还是给了弟弟。有一点,我却记住了,就是再也不敢时髦。及至到了今天,黑发变成了银丝,一脸的沟壑,在买衣服时,一直都是买颜色暗一点的,款式老一些的,否则,唯恐穿在身上的时候,如同那件当年那件小褂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纺花织布已经不再,纺车、织布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有些旧的事,旧的情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往事如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7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