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朱秋霞
关黄庄行政村下辖关黄庄、牛河、刘庄、单庄、阚庄、董庄六个自然村。年成立关黄庄大队,年3月体制调整,后将生产大队变更为行政村。
村名由来
关黄庄村原名黄庄,乃黄氏所建。后关氏迁入,清乾隆年间改称关黄庄。
牛河村明崇祯年间(-),牛氏建村,时有小河过村,初名牛家河。后省称牛河。
刘庄村明末,严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严庄。清乾隆年间(-)严氏将庄田卖给刘氏,遂改称刘庄。
单庄村明初,单氏自单县城里迁城东北25里处建单黑楼村(今已消失),清康熙年间,由单黑楼村徒迁于此,取名单庄。
阚庄村明洪武二年(年)阚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阚庄。
董庄村明末,董氏自今李田楼镇董堂村迁于此,取名董庄。
村庄名人
关承勋牛家河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年),卒于咸丰三年(年)。字黄庭,清太学生,恩赐八品官衔。其温厚和平,孝悌力田,德高望重,广有口碑。清道光22年,三省乡邻为其捐赠的巨幅木质匾额一方。由于关承勋子孙众多,田地和房基地也不够用了,关承勋便把牛河村西的黄庄村买了下来,携次子、四子、五子搬去居住。黄庄原是城里大户黄家的下庄子,黄家没落后卖给关氏,村名为关黄庄。
据说,关承勋的子孙们兴盛时,有几十顷地,有一个60亩的大柳林。次子关良彦,在江西省做官,家有8张顶子床,做工考究,雕刻工艺精细,上雕八仙过海、天女散花、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神话故事。
关世居牛家河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一年(),卒于清光绪七年(),为关承勋的孙子(三子关良士的独子),为清太学生,勤于农耕,辛苦劳作,家道颇丰。因清末兵荒马乱,遂将钱财埋于村外的树林中,不料被以早起拾粪的村妪发现。不久,捻军余部将其绑架,逼其献出钱财方可获释。迫于威逼利诱,带领缅军来到小树林中,却已被老妪家人盗掘一空。捻军恼怒,遂将其杀害。
村庄往事
支前运动在羊山战役中,牛河村有三十多名青壮年组成担架队,贴近火线运送伤员。打仗那几天,雨很多,晴天少,担架队一次又一次地从火线上往下抬伤员。炮弹震得大地颤动,子弹乱飞,枪声像刮风一样,担架队员抬着伤员跪着一点点地往前挪,等到离前线远了,领头的才让站起来抬。战场上尸体成堆,脚下都是血水,大家一心只想着救人,一点也没觉得害怕。
在淮海战役期间,全村人齐上阵,妇女烙饼、做鞋,准备后勤物资,男人推着小独轮车往前线运,一辆独轮车前面有一人人套绳拉,后面一个人推,一天走百里路,两三天时间赶到目的地,一路上饿了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喝自己的带的水,把物资原封不动运送到地方。支援前线主要有三种形式。担架队、运输队和“伙头军”,伙头军就是指伙食供应。当时全村家家户户支鏊子烙饼,鏊子是一块圆形的生铁板,三条腿,中间隆起,略高于四周,是专门烙制食品的一种炊具。烙饼厚两毫米左右,烙熟之后含水量少,易于保存,是战场上救急的最好食品。历史证明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肩挑和手推车取得的”。
反扫荡年,古历八月十六,鬼子大扫荡,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在牛河村打仗,八路军伤亡多人,打死鬼子6人,村中百姓伤亡两人,房屋被烧毁几间。战后两三年,日本丢掉的炮弹被村中的孩子捡到把玩,炮弹爆炸,有两名孩子被炸死,另有两三人受伤。
关氏老院及建造工艺关氏老院约建于民国初年,为碱式泥墙瓦房,有砖碱十余层,砖碱之上为挑制的泥草墙,墙的顶部有倒碱。屋顶为重梁起架(大梁上放二梁,非人字梁结构。),八砖登顶(八砖是一种用于屋顶摆在椽子之上的较薄的方砖),上瓦灰色老瓦(旧式手工小瓦)。这种旧式建筑目前遗存有限,数量极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泥挑墙”的技能,差不多已经失传,这种房屋,日渐珍贵。
《孟子·告子下》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版筑”就是夯土筑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打垒”,鲁西南一带也叫“打墙”。古代常用来筑房、打寨、筑城。此法是用含有适当的水分的土填入筑墙的夹板之中夯实成墙,逐层夯土,多层成墙。在鲁西南传统的房屋建筑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最多的房屋是土墙房。一是夯土成墙,架木覆草成屋顶,朝作夕住。速度快,且就地取材,成本较低,但坚固度却不够。
“夯土墙”纯用土做成,因而极易松散坍塌。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人们多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墙,这种方法做成的墙可简称“泥草墙”。“泥”和“土”不同,“泥”是在土中掺上大量的水和成泥。“和”就是“和稀泥”的和。挑粘性较好的淤土,掺上麦秸(用石磙碾压过的小麦秸秆)均匀地和成泥,泥要和得草水均匀、软硬适中,用三齿铁叉一团一团地垒成墙。泥和成后一人用铁叉把泥挑起反复几次摔成泥团,传给另外一个人,这人接后再抛给另外一个专门垒墙的人。垒墙是个技术活,用一个个泥团垒成的墙要不歪不扭,厚薄均匀,垂直地面。在做墙过程中,可能因为三人的主要动作是用铁叉“挑”,因此这个造墙过程俗称“挑墙”。叫“挑”也区别了用砖垒的“垒”。
用土做墙,如一间(横3.5米左右),墙上直接上檩子,如不止一间,就要墙上架梁,梁上再上檩子。檩子上铺秫秸(高粱杆),用草找平,上面用土覆盖,表面用麦糠和泥泥平,习惯上叫平房。如用草——麦秆、秆草(谷子的秸秆)、茅草等也叫草房。如上面盖瓦就叫“瓦房”,不过土墙瓦顶的房子很少见,因为下面的土墙和上面的瓦不相配。因此“关庆汉故居”如果从屋顶的不同来分,又可称为“瓦房”。
老话说“兔子怕撵墙怕碱”,就本意而言碱是对“盐、碱、硝”的总称,由于这三种物质都有从地面往上渗透的特点,俗称“返潮”,“返潮”的主要表现就是靠近地面的土墙看起来像浸了水,土一点一点地慢慢脱落,墙就越来越薄,不几时就坐化了(墙体整体下坐而墙体轰然倒塌。),要延长房子的寿命,必须防“碱”。
鲁西南地区土中多含碱,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不少种不成庄稼的盐碱地,“碱”祸甚烈。为了延长土墙寿命,人们都想方设法在土墙的基部垒几层砖,大多石灰抹缝,用来隔断“碱”的上潮,以保护土墙,借以延长房子寿命。用几层砖来隔断“碱”的上潮就简称几层碱,每一层砖就是一层碱,口语中也叫“砖碱”。用瓦做顶的房屋,土墙的上部为防雨水碱水上潮下浸,还会垒三五层碱,叫倒碱。
清朝末期,四品关家已败落近贫,族人多为农夫,辛苦耕种仅可糊口,有余粮剩米者甚少。许多人家夯土筑屋,好一点的就是挑墙筑屋的加几层砖碱平房,房上有瓦者罕见。牛家河年左右,有三分之一的房屋属于无碱土墙房,其余为有砖碱的泥草墙房,砖碱在7至13层的较多,全村屋顶有瓦的瓦房不足十口。年全村基本上看不到无碱土墙房,基本上全是瓦房,砖碱一般也在十八层左右。年之后土墙房就很难看到了,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富起来的牛家河村民拆旧房建新房,清一色都是砖墙了。
资料搜集:关瑞乾时圣全关庆慈关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