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单县黄土下的林台城址

在古林台遗址上,依据明代建筑风格新建的林台城门

新近挖掘出的林台民居遗物瓷器碎片

林台淹没后遗留的“黄龙潭”

在古林台遗址上,新建的古林台民俗文化村

几年前,一群历史文化爱好者走进单县曹庄乡,踏寻一个古代城镇的兴衰遗迹,在浅薄的黄褐色彩的土层里,他们搜寻了一块块残垣断壁的青砖灰砾;在一域的津津乐道的故事中,他们听到了一个个有章有节的陈年轶闻。后来,这群历史文化爱好者兴致盎然地撰著了一部地方人文典籍《单县有个古林台》。

《单县有个古林台》一经面世,即把单县人好奇的目光再次引入封存久远的城邑集镇的历史尘嚣之中。

古籍记载,林台坐落于古黄河、汉王河、涞水的交汇之处,及中国九大古泽之首孟渚泽的中心地带。勘探表明,现在的曹庄乡李庄行政村郭院自然村就位于古林台遗址的核心区。民国版《单县志》记载:“林台,于城南十八里。三台连墀,高耸相望,为汉时转运防御之所。”明朝时期的林台濒临黄河,为黄河流域的文化、贸易中心和漕运重镇。明嘉靖年间(公元年-年),黄河大泛滥,林台被吞噬湮没,民众舍家撇业,悉数逃离远居。民间有歌谣:“林台集,赛北京,最后剩下两个大水坑。”如今在名曰“黄龙潭”“黑龙潭”的“两个大水坑”,依然可以挖掘出古镇建筑的青砖灰瓦。

单县文物保护部门已将林台遗址保护起来,并在此建起了古林台民俗文化村,收藏展出近万件故黄河文物,充分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及华夏先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状态。

4月11日,单县著名文化收藏家、古林台民俗文化村管理者刘峰,又在名曰“流沙河”之中发现了磨盘、门枕、瓷片、树木及动物骨头等。仅此区域,砖块瓦砾并非罕见,当地百姓似乎可以“信手拈来”。

关于林台的由来,单县历史资料无任何记载,亦无民间传说。《单县有个古林台》一书认为“古代帝王修筑城郭,往往在其西南方向同时建一座高台,谓之‘灵台’;在其东南方向建一座高台,谓之‘烽火台’;城中再建一座高台,谓之‘点将台’,三台呈三角形分布,距离大致相近,均不超过二十里。”

诗序曰:“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人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由此可见,灵台为国君于都城之外需要修筑的高台,以观天象、察吉凶,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春秋时期,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地建立单子国,自然要修筑灵台,以求天佑神助、国庶民安。《单县志》所载的“三台连墀,高耸相望”,即灵台、烽火台和点将台。三台于平阔无垠的孟渚泽上赫然耸立,互瞻相望,清晰鲜明;又据民间相传,灵台的东南方向生长着一大片茂密的层林,蔚为壮观。登台观林海,绿韵映突兀,或许就是林与台相结合的“林台”之称。“回顾尘嚣过往,无须计较其名其缘,林台总是一座喧闹非凡的集镇城郭、一个历史铭记的地理标志。”刘峰绘声绘色地说。

古林台的区域面积、商贸功能、社会地位等,至于达到当时什么样的水准,单县史料并无详实记录。

林台,正是尘封的、无休止的文化符号,亟待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文/图通讯员刘厚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7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