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节,可见拆分为由“三伏”、羊而组成的节日。要了解伏羊节,我们首先要知道“伏羊”二字的含义。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汉书·郊祀志注》中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按农历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羊即表示一种象形文字;又表示是一种最智慧、最和顺、美好的动物,造福于人的动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中华文化诉说的载体,羊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羊与古人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中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明代将“羊之跪乳”编进《增广贤文》中,将其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
羊通祥,吉羊,吉祥。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载: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
羊作为六畜之一,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中的“牺牲”品之一。由于吃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也是古代最重要的肉食之一。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记载:东南少羊而多鱼,故字以‘鱼’、‘羊’为‘鲜’。
所以从古至今的羊肉成为了全国各地盛行的美食:有山西右玉羊肉、江苏苏州藏书羊肉、山东单县和四川简阳羊肉汤、徐淮一带羊肉、甘肃省广河羊肉、内蒙古海拉尔羊肉、宁夏盐池滩羊肉等地方特色羊肉美食。
在我国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传统。其相传源于尧舜时期对炎帝的崇拜,以及对彭祖羊菜烹饪的传承。其传统最早盛行于汉代,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从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在徐淮一带,萧县羊肉已享有盛名已达余年。据《萧县志》载:萧县历来养羊较多,农民养羊,采用纯自然放牧方式,每到夏日,经过一个冬春的催肥,羊儿膘肥体壮,且为绿色食品,无任何污染。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年夏季萧县第一次打响了现代民间“伏羊节”的活动,至此“伏羊节”以萧县为起点,徐州为中心迅速扩散至全国。并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
中医认为冬病夏治,据《黄帝内经》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在阳气最旺的三伏天,适时多吃羊肉可以祛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起以达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目的,所以伏羊节民间便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伏羊节食用的羊肉美食各式各样,有羊肉汤、烤全羊、羊肉串、羊肉火锅、地锅羊肉、清汤羊头、风味卤羊头、羊三宝、手抓羊肉、香酥羊排、精品羊杂、红烧羊腿、羊肉煎包、羊排。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天吃羊肉,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是体质偏热,阳偏盛的人,则不适合食用羊肉。
伏羊节作为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美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美食的魅力,更是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带来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对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